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平邑縣臨澗鎮石材鋸泥、邊角料問題迎刃而解
平邑縣臨澗鎮是個石材生產大鎮,石材是全鎮的富民產業,可石材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鋸泥、邊角料污染、占地等問題,卻一直困擾著當地政府和石材加工企業,當地群眾稱石材產業為擾民產業。隨著一家企業的落戶、投產,石料生產過程產生的廢棄物將得到充分利用,原來的問題也將迎刃而解。
開采山石加工成日常所用板材,成材率很低,僅在20%-25%之間。除此之外,有20%成為鋸泥,其余則成為邊角料。鋸泥沒有任何用處,排進河里,會嚴重污染水源;堆放著干燥后容易起塵,造成空氣污染。邊角料除少量用于建筑填充外,絕大部分只能找地方堆放著。臨澗鎮經濟發展辦公室主任張愛民說,臨澗鎮共有30多家石材加工企業,一個月要產生5000噸鋸泥、1.5萬噸邊角料。企業建池子盛放鋸泥,鎮里劃出地方用來堆放邊角料。由于只增加不減少,盛放鋸泥的池子滿了,堆放邊角料的地方不斷擴大,占地越來越多。
臨澗鎮2013年引進的眾望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就是沖著這些鋸泥和邊角料來的。今年7月20日正式投產。這家企業建起了鋸泥存放池和邊角料存放場,石料加工企業產生的鋸泥、邊角料運到這里來,這家企業免費使用這些廢棄物,石料加工企業的廢棄物也因不用自己存放而省錢、省心。這家企業把邊角料粉碎,連同鋸泥,經過物理去雜、篩選、分離,最后生產出長石粉。長石粉是陶瓷、玻璃、水泥等生產的原村料,市場需要量非常大。
平邑眾望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濤說,企業投產后,一天能生產長石粉400噸,全鎮石材加工企業產生的鋸泥、邊角料還不夠用的。以前堆積下來、占地100多畝的邊角料,這家企業也能在二三年內將其全部“吃”掉。而且,在整個生產過程中,這家企業實行的是從原材料到用水的封閉運行,不會造成二次污染。
這家企業計劃上馬的第三期工程,是采用高溫將長石粉還原成石料。“將石料開發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還原成石料,是我們的最終目的。”劉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