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石柱取材自一整塊粉紅色的花崗巖,高27米
龐貝柱又稱騎士之柱,是一根高達27米的粉紅色亞斯文花崗巖石柱,建于公元一世紀左右的羅馬皇帝戴克里先時期,柱頂頂著花形柱頭,最初可能立著戴克里先皇帝的雕像。中世紀的西方人還猜測柱頂曾經放置一個球體,里面放著龐貝的頭顱示眾,“龐貝柱”由此得名。
石柱原是薩拉皮雍神廟的一部分,薩拉皮雍神廟是希臘-埃及神薩拉皮斯最重要的神廟,最初建于托勒密三世在位時期。神廟僅僅存在很短時間就被毀了,只有石柱保存下來,成為航海者的航標。巨大的石柱聳立1600年,無論風雨還是人力都無法撼動,令人不禁驚嘆當時建筑工程學的發達和建造者的艱辛。
龐貝柱的得名于古羅馬大將龐貝,當年十字軍至此,誤將此柱認為是龐貝墳墓的標志,可鐫刻在柱底的事實證明了它只是為了為某皇帝賑災有方的仁慈記功立碑。而龐貝大將死于公元前48年,龐貝柱則立于公元300年前后,完全將時空交錯開,找不到半點交集了。
其實龐貝柱的本名叫薩瓦里柱,這在阿拉伯文當中是“船之桅桿”之意。可以想象當年阿拉伯人首次占領這里時,看到在神廟四百根石柱的上面立著這一支約27米的石柱時的驚詫,這樣的文明對他們來說太超前了。
石柱取材自一整塊粉紅色的花崗巖,這塊重約500噸的石頭是趁尼羅河漲水時從上埃及的阿斯旺順流運至此的。石柱光滑,幾乎沒有缺損,柱頂是古羅馬科林斯式的四角形爵床花圖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