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周維石業:小微石材企業作出特色,也能在夾縫中生長。
2014年,周維石業在南安石材圈激起不小的浪花。
5月,首家周維木瑪麗專場在石井開業,占地面積7畝;9月,第二家周維木瑪麗專場再次在石井成立,占地面積20畝;10月,位于廈門機場的周維石材體驗館開館,占地面積145平方米,總投資200多萬元;緊接著,周維又率先入駐水頭青年石材總部創業園,新建總面積達800多平方米的總部大樓。
那么,這家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是如何闖進眾石材人視野,成為行業的一匹黑馬?
投百萬打造升級版“木瑪麗”
2012年,周維石業落戶水頭。那時,周維總經理林時輪把前幾年做石材貿易的錢,投進了石材業。和很多創業個體戶一樣,林時輪蝸居在一個不足一百平方米的小樓房里,醞釀著他們的大事業。
沉寂兩年后,周維石業迅速成為行業黑馬,闖進南安石材界。在位于水頭濱海大道濱海工業區周維石業營銷中心,記者看到,除了室內墻壁大面積使用木瑪麗,更隨處可見“木瑪麗”3個字眼。林時輪說,周維目前主推木瑪麗,全世界做得最好的木瑪麗出自周維。就連南安石材大咖萬隆集團也向周維石業下了100萬平方米的木瑪麗,作為外墻之用。
“與其說是周維推了木瑪麗,不如說是木瑪麗讓周維更享盛譽。”林時輪說,木瑪麗一經周維推出,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橫掃市場。
那么,為何易風化、易氧化、色差大、利潤低等問題纏身的木瑪麗,卻被周維重用,并從僅是區域拓展到引領中國木瑪麗品類市場,實現年銷售額增長160%的佳績?
“在中國,專做木瑪麗的就只有周維一家。當時我的想法是一個公司如果專門經營一個產品,能否取得成功?”這是林時輪對新生石企崛起之道的探索。然而,林時輪坦言,他從來不做沒把握的事,要專做木瑪麗這個品類,是經過他在石材業摸爬十幾年,并一再考察推敲才作出的決定。
事實上,木瑪麗在市場出現已久,但易氧化、利潤低等問題,讓眾多石企望而止步。而林時輪卻一反常道,迎難而上。
“正因為木瑪麗難做,很多大企業沒有把主要精力放在這個品種上,這就給周維帶來發展機遇。”在林時輪看來,小企業要先認識自己,學會保護自己。大企業有品牌、有規模,還有雄厚的資金,小企業創業初期一定要避免和他們正面沖突,切不可跟著他們的模式走,學他們去做很多品種,這樣會把企業做垮掉。
林時輪通過一年多的努力,投入上百萬元,研發出氧化技術,成為解決“木瑪麗難題”。
“所謂氧化技術,便是把木瑪麗在未來幾年后會被氧化成的顏色,通過這項技術提前實現,這樣,周維的木瑪麗就不會褪色。”林時輪解釋道,“因為氧化問題,很有可能現在切出來的板和一個月前的板就會出現色差,這是木瑪麗最難克服的問題。工地施工往往要耗時好幾個月甚至幾年,而木瑪麗鋪設上去,因為氧化問題,整棟建筑看起來就會顏色不一。通過氧化技術處理過的木瑪麗,就不會有此困擾。”
這項技術,如今已獲得國家專利,也為周維石業贏得源源不斷的客戶。“只要找周維買過木瑪麗,便沒有跑掉的客戶。”
來自貴陽的一名桑姓客戶,自2013年9月親自到周維采購后,就再也不用到工廠看貨。“很放心他們發的貨,顏色質量可靠。”這位客戶說。
今后將復制更多“石材專場”
憑借著龐大的客戶源,目前,周維的木瑪麗銷量在整個福建獨占鰲頭。由此,木瑪麗利潤低的難點便通過“薄利多銷”迎刃而解。
“企業要做大,必須要有自己的產品,有自己的加工廠。”林時輪表示,興建廠房、體驗館是不得不走的一步,而如何才能把產品賣出去更是企業生存壯大的落腳點。
“木瑪麗專場”取得成功后,林時輪又在醞釀一個新想法。
“木瑪麗只是周維的一次試水,未來我們不可能永遠只做‘木瑪麗專場’,今后將把這種模式復制到其他品種上,讓中國出現更多的石材專場。”林時輪說,“現在很多人對周維的概念是廣告做得很多,而我們要讓他們知道,周維的產品做得更好。超前的營銷理念,一流的質量管控,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
而正在投建的總部大樓,更承載了周維的一個龐大夢想。“在青創園開園之前,我就打聽到這個消息,并找到這個項目的負責人,進行了洽談。11月8日,青創園開園,而周維6日就與其簽訂了入駐協議。”林時輪說,“我十分看好這個項目,目前水頭太需要這樣一個有文化氛圍的石材基地了。如果這個項目做成,不但更容易招工,也能為客戶提供一個更舒適的洽談、交易環境。”
“未來周維將有很多類似的‘木瑪麗專場’,待總部大樓營運起來,會在總部設立各個專場的監管設備,客戶只需在總部便能一覽各專場的生產情況,免去舟車勞頓。此外,周維還將提供一站式服務,客戶需要任意產品,周維都可充當導購角色,并專車接送。”林時輪說,當產品做好了,只有把服務跟上,才能擁有別于其他競爭對手的優勢,吸引客戶。
采訪中,他透露,周維正在與一家互聯網公司洽談,屆時互聯網將會成為他們的重要交易平臺。
有業內人士表示,周維的裂變無疑讓那些徘徊在十字路口的小微石材企業看到了希望,未來的市場不僅屬于大企業,小微企業作出特色,也能在夾縫中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