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搭上自貿區東風 石材進入品牌化時代
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石材生產國、進口國、消費國,全國一半以上的石材通過廈門口岸進出國門,中國廈門國際石材展是全球最大規模專業石材展。在剛剛落幕的這個石界盛會上,業界人士繪出了“新石代”中國石材產業的新方向。
【現狀】
石材加工投資增長快家裝將成市場主流
雖然眼下石材產業面臨著需求萎縮、競爭加劇、資金鏈短缺等困難,被認為是十幾年來這一行業最嚴峻時期,但業界仍對這一行充滿信心。
本屆石材展上,中國石材協會、黃驊港萬國(國際)石材商貿城聯合發布了《2015中國石材行業發展報告》白皮書,預計今年石材行業的轉型升級將進一步加快,石材行業仍將保持平穩增長,增速將繼續有所回落。規模以上石材企業大理石、花崗石板材產量,主營業務收入,實現利潤比上年增長10%左右。石材加工投資仍將保持快速增長。石材進出口將繼續保持增長,增速預計在3%左右。
白皮書編委會主任鄒傳勝說,隨著民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石材已走進平常百姓家。傳統工裝市場還有16年的發展期,而在這16年里,家裝市場將發展成為市場主流,因為家裝市場擁有潛在、巨大的石材需求――這也是石材企業創新性地瞄準家裝的內因所在。
中國石材協會副會長、廈門萬里石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胡精沛說,眼下的經濟形勢,對實體經濟而言,陣痛期還未結束。何時能見底,也還不明了。但從國際形勢來看,美國、日本經濟已有好轉,外貿形勢對中國利好。國內隨著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二、三季度經濟應也會有所好轉。眼下石材企業都在努力適應新常態,克服同質化、數量盲目增長,追求特色和質量。今年的石材展,石企的差異化比往年明顯,文化含量比往年提升,高端品牌比往年多,體現了石材業的轉型方向。
業界人士普遍認為,眼下房子不好賣,更需開發商做出特色,石材是最能體現建筑特色的材料。而且大量的基礎設施、公共設施如地鐵、公園、敬老院等是需要加大投入的,也會用到大量石材,市場對石材仍有巨大的需求,關鍵是看企業能否提供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可以說,經過前兩年洗牌、轉型,石材行業已進入品牌時代,進入良性發展階段。
【利好】
自貿區建設帶來機遇需有效整合產業鏈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福建、天津、廣東自貿試驗區的建設,石材行業迎來新機遇。
“世界上多數自由貿易區通常都具有進出口貿易、轉口貿易、倉儲、加工、商品展示、金融等多種功能,這些功能綜合起來就會大大提高自貿區的運行效率和抗風險能力。福建石材進出口貿易可利用自貿區優勢減稅政策,減少貿易中間環節,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競爭力。這可促進福建石材產業進一步改革,發展新路徑和新模式。”廈門石材商會會長許榮旗說。
此外,不久前,河北萬國石材商貿城建立、北京石材市場轉移到唐山,都與天津自貿區有著重要的關系。
《中國石材行業發展報告》白皮書指出,未來一段時間,石材企業將把握和抓住“一路一帶”、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帶來的市場機遇,積極適應市場變化,提高質量和效益。
英良石材董事長劉良說,對于石材外貿企業而言,在以后的自貿區中如何發揮優勢,還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例如,目前我國的石材國際貿易還不能形成良好的產業鏈,各環節之間缺乏有效的銜接,導致石材行業出現散亂現象。如何對產業鏈進行有效的整合,還需要大家共同想辦法。
【前景】
創新升級力度大石材也可裝飾在人身上
《中國石材行業發展報告》白皮書認為,創新能力是我國與意大利等石材強國的最大差距。必須通過創新,才能使“中國制造”贏得海內外市場。
在這方面,首創“奢石”概念的東星集團已深有體會。“以前出口一貨柜石頭,可能只賣幾百萬元。現在一貨柜可賣幾十億元。”東星集團董事長蔡金星說,東星集團于2008年提出“奢石”概念,涵蓋珍稀石材、浮雕畫壁、天然石畫、寶石首飾等高端石材應用產品。由于產品具有極高的藝術性,集天地人精華于一體,“身價”極高,一塊石頭賣上幾萬幾十萬元是常有的事。東星集團還將奢石打造成寶石首飾,“一個旅行箱裝的寶石首飾,價值可以超過一貨柜的普通石材。”蔡金星說,以前石材是裝飾在建筑上,通過創新,可以將奢石裝飾在人身上,裝飾在最美的女人身上,實現“點石成金”。
很多石材行業領頭羊都進行了一系列創新。例如,萬里石股份打造石材體驗店,努力開拓家裝市場,希望能夠將萬里石為國外客戶提供的優質、專業服務,用于服務國內民眾家庭;環球集團布局人造石市場;溪石集團推出“溪石國際石材展銷中心”;康利集團推出石尚空間,與意大利知名石材企業聯手搶占國內高端石材市場。《中國石材行業發展報告》白皮書認為,在今后石材業的發展中,企業應加快向精、專、特、優的方向發展,實現差異化經營,從而提高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