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福建自貿區方案獲批,將更加促進兩岸交流
3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廣東、天津、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進一步深化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
福建自貿區,在資本市場上更為常見的另一個名稱是“海西自貿區”。從“海西”這兩個字(即海峽西岸)不難看出,資本市場對于該自貿區的解讀重點放在了“對臺”這一層含義上。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區域經濟學會秘書長陳耀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與上海自貿區不同,海峽西岸經濟區除了以對外開放促對內改革的意義外,還被賦予了服務全國發展大局和祖國統一大業的戰略高度。
福建自貿區包括廈門、平潭島以及福州幾大地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所長肖金成指出,福建自貿區的對臺優勢,無疑將為其吸引更多臺資銀行入駐,實現中資銀行與外資銀行的對接。既有利于海峽兩岸的交流與合作,也能有效帶動作為腹地的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發展。
肖金成表示,福建自貿區與臺灣的密切聯系確實使其承載了特殊使命。這將不僅有利于促進祖國和平統一,也更有利于海峽兩岸的交流,尤其是政策層面的優惠。過去的做法主要是吸引臺資到福建沿海區域投資,比如過去就已設立有若干個臺商投資區,今后可更多考慮些更靈活的政策舉措。
在肖金成看來,兩岸在服務貿易方面一直在推進,但是推進得并不順利。“隨著福建自貿區的設立,希望為臺灣的金融機構與服務業設立起一個良好便捷的平臺,更加促進兩岸交流。”
專家一致認為,未來,福建自貿區最終的定位可能將要高于上海自貿區,政策力度也將大于上海自貿區。在穩增長這條主線上,區域振興將是重要線索。
福建自貿區對兩岸石材行業的發展也有積極作用,一些成本的減少,也會增加石材企業的利潤,國家政策的優惠也會促進這兩地石材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