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yè)門戶網(wǎng)站
一切美麗都與時間相關。有的美麗會因為時間而褪色,比如鮮花,比如朝露,比如容顏。有的美麗卻因時間而綻放,比如冥王星,比如玉石,比如馬林斯基劇院。
“新視野”號探測器,歷經(jīng)9年半的長途跋涉,從2006年1月出發(fā),于2015年7月抵達距離地球52億公里之外的冥王星。近十年孤獨的旅程,一張完美的照片,定格感動全球的美麗。
而座落于俄羅斯圣彼得堡的馬林斯基新劇院Mariinsky II,也歷經(jīng)十年建成。這座新劇院從2003年開始施工,2013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總建筑面積近8萬平方米,分地上7層,地下3層,共耗費5億歐元。
劇院最讓人難忘的,是用玉石鋪陳的金色基調。在藝術家的心目中,馬林斯基劇院之于圣彼得堡,就如同林肯中心之于紐約。它們都是古典音樂界的中心,是所有藝術家憧憬的藝術圣殿。
柴可夫斯基的所有歌劇,都是在馬林斯基老劇院首演的,芭蕾編舞大師彼季帕的三大杰作《睡美人》《胡桃夾子》《天鵝湖》也均在此首演。
這些如雷貫耳的名字,已經(jīng)足以說明圣殿的分量。因此,也只有金色,才能壓得住這樣的歷史。俄羅斯人沿襲了老歐洲貴族對金碧輝煌的喜好,將“金色大廳”的華貴搬到了他們最引以為豪的國家新劇院里。
圣彼得堡是彼得大帝的稱雄之地,更是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的發(fā)跡之地。2013年5月2日,馬林斯基新劇院正式投入使用當天,普京為新劇院揭幕并觀看了當天舉行的大型音樂會,高度評價其已成為“歐洲及世界級的文化教育中心”。
當馬林斯基劇院擴建之時,聘請了加拿大的設計師事務所Diamond&Schmitt與本地的KB ViPS設計師事務所,共同設計了這個擁有2000座席、1000平方米的新劇院舞臺。
如何將老劇院雍容華貴的歷史與新劇院的現(xiàn)代風尚天衣無縫地連接?設計師將兩者對接的平臺,放在了氣度非凡、又充滿現(xiàn)代氣息和靈動風采的大型玉石墻面上。
這些玉石與華貴晶瑩的Swarovski水晶吊燈一起,發(fā)出璀璨光芒,令人眩目,并瞬間聯(lián)想到俄羅斯藝術的深厚積淀。
《紐約時報》說,馬林斯基新劇院的風格是熱烈而又內斂的,劇院外墻給人的觀感充滿熱情,而劇場里面給人的感覺卻是冷靜而優(yōu)雅的,整個裝飾簡潔明凈。
沿著玻璃走廊走向觀眾席入口,金色的玉石墻面有著美麗的紋理,引人沉思,讓人贊美,更常讓觀眾忍不住止步留影。
觀眾休息區(qū)空曠而軒敞,白天自然光可以透過玻璃外墻直泄而入,將裝飾感極強的金色玉石墻面的紋理質感,完全凸顯出來。
而夜間從外面向里看,金色玉石墻面的華貴,在巧妙布設的燈光映照下,更顯得耀眼奪目,宛如水晶宮里的金色殿堂。同時,在燈光映襯下,原本白色的觀眾休息區(qū)墻面,亦然被染上金色的華彩。這均是設計師的巧妙構思之功。
華美而不過度張揚,這只有玉石才能做到。玉石經(jīng)過上億年的大自然鍛造,有著天然的色彩,天然的圖案紋理。
只有這樣獨特高貴、經(jīng)久美麗的材質,才能將維也納金色大廳的那種莊嚴恢宏成功復制,卻又不帶黃金的“土豪”氣息,而吻合現(xiàn)代藝術殿堂的需求。
玉石所造就的金色輝煌,在馬林斯基新劇院,得到了完美的展示,并因著玉石的堅固,將永恒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