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連日來,連江丹陽花園溪受石材企業廢渣廢水污染的報道,引起當地不少人的共鳴,連江縣蓼沿鄉的鄉長陳桂平對此也感同身受。 昨日,陳桂平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 蓼沿鄉的支柱產業也是石材業。去年以來,該鄉已投入約3500萬元整改46家石材企業,并積極謀求產業轉型,走農業產業化的新道路。 陳桂平表示,蓼沿鄉境內的蘭水溪也是敖江的重要支流之一,其沿線也有許多石材企業,蘭水溪也有類似花園溪的污染問題。為了保護水源,必須謀求產業轉型。 據陳桂平介紹,蓼沿鄉產業轉型,要抓好“四個大頭”,即山頭、石頭、田頭、水頭。“石頭”就是整改好石材行業,“水頭”是不斷提升蓼沿鄉蘭水電站的發電量,為建設提供保障。 “山頭和田頭是目前的新出路。”陳桂平介紹,蓼沿鄉簽約內蒙古中瑞風能有限公司,在該鄉發展萬畝竹柳樹種植和加工基地。該項目的前期工程——500畝竹柳樹苗圃基地已落地該鄉定田村。 “這種樹是造紙的好材料。”陳桂平說,如果該項目取得成功,將可成為該鄉新的支柱產業和環保項目。 除了引進竹柳樹之外,蓼沿鄉開始著手境內礦山土地生態恢復,進行覆土恢復植被,有些土地上的植被都長出了十幾厘米。 此外,陳桂平表示,今后蓼沿鄉將利用好全鄉1.4萬畝的農田。目前該鄉正大面積推進土地平整工作,積極推進農業綜合開發。 據悉,目前蓼沿鄉已投入341萬元對周溪、首占村1678畝省級土地進行平整,投入150萬元對赤石等5個村的750畝土地進行整理。今年,蒲邊、溪東片的1200畝省級土地平整正著手實施,四定、利畬等6個村共5000畝土地也已列入國家級農業綜合開發項目。 同時,蓼沿鄉還大力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走“公司+基地+農戶”現代農業發展新路子,為各項現代農業新品種的引進創造最佳的發展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