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我想,這會是我們家族代代相傳的一棟傳統家屋」,臺東縣金峰鄉嘉蘭村魯凱族人陳參祥,17年前憂心傳統流失,堅持以仿古手法,在山上搭建傳統石板屋,從此陳家人的生活有一半時間都在這石板家屋內度過,更是村莊目前唯一的石板屋,成為學生戶外教學場所之一。
即使是在原住民部落,要欣賞到傳統手法打造的石板屋,也幾乎不太可能了。因為石材的限制、環境的不適、勞動的疲乏與技巧的流失,影響了原住民石板屋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再不做,以後孩子也不會做了」,陳參祥請求父親帶領,與兄長、就讀國小低年級的兒子,一家三代花費5年時間,完成了陳家的傳統石板家屋。
陳參祥的父親陳六九是搭建石板屋高手,陳參祥傳承了父親的專長,運用父親搜集了十多年的石板,材料不足甚至遠從屏東運載而來,一塊一塊地在嘉蘭山區堆疊出最傳統的魯凱族家屋。
在這處石板家屋內,沒有任何現代設備,簡易的廚房與房間兩室,卻滿足了陳家人對傳統生活的渴望。陳參祥每天都來生火,煙霧能避免屋內木梁遭蟲蛀垮掉。他已經89歲的母親會在房間內抽舊菸斗、編苧麻;由開屏木窗透進的陽光,灑了滿屋金黃,映襯小米倉的香氣,十分恬適、寧靜。夜晚來臨,一家人才稍做收拾,下山到現代屋內休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