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近一年來,關于石材的“設計論”不曾停歇。不管是在廈門國際石材展這樣的公眾場合,還是在一些建筑大師的私人論著里,石材設計無不被提及。而這里的石材設計,不僅僅是指石材產品本身的設計革新,更包含了石材在建筑和室內空間里的設計及運用。
在石材“設計論”盛行之時,專注“工匠精神”的南安石材人,早已將這種設計運用到現實之中,并且發揮得淋漓盡致。一系列超薄、超小、超美的石材產品已走入人們的視線,而那由石材勾勒的奢華、簡約空間更是俘獲了眾人的眼球。
1、在產品設計中植入創意元素
說到石材設計,萬靈石藝可以說是行業中的佼佼者。進入萬靈石藝展廳,一幅幅逼真的古典美人圖讓人目不轉睛。
走近細看,遠觀如此曼妙的畫面,竟是由無數的小碎石拼接而成。展廳工作人員小曹告訴記者,這些五彩斑斕的小碎石,是由萬靈從各個石材企業收購而來。而畫面的拼接則是由技藝精湛的畫師完成。
據介紹,萬靈的石畫能利用的最小碎石厚度僅5mm。而這樣規格的石材在很多石材人看來是無用的,甚至直接被廢棄。但在萬靈董事長李澤生看來,石材沒有無用一說,只有會不會用的問題。
李澤生說,一幅古典美人石畫,兩個師傅要花個把月時間打造,這樣慢工出細活的生產效益,看起來與現代工業流水線格格不入。但這些由工業垃圾制作的畫,已經走進世界頂級酒店,每幅可賣到好幾萬元。
此外,近年來萬靈也開始醉心于超薄石材的研發,并于2015年創建了超薄石材品牌——優石酷。而超薄石材的運用則從柜門、桌面跨到了手機殼、燈具、浮云。目前,萬靈已能實現3mm超薄、超透玉石的生產,并通過復合PVC板完成石材水刀拼花切割不碎。
在石材循環利用方面,還有一家石材企業值得一提,那便是南威石材。這是一家由外商獨資、擁有出口權的企業,每年僅生產獎杯底座就數十萬件。而這些底座均是由石材碎石打磨而成。
南威石材總經理黃長敬告訴記者,南威主要是出口臺面板,而臺面板對板材的質量要求很高,裂紋多的往往就被留了下來。時間一長,庫存就多,為了消化庫存,南威把庫存進行分級,把厚度可以的挑選出來,進行重新設計,打磨成各式精美的獎杯底座等。
當然,像萬靈這樣潛心設計、研發,讓石材實現無限可能的企業并不在少數。據南安市石材工業協會統計,目前南安主打文化和創意的石材企業,總數達128家之多。
2、在空間應用上創造更多可能
在近日舉行的“石匠之夜”思想交流會上,知名室內設計師吳文粒曾說過,石材是室內裝飾的必需品,不管用多用少。他還說,以往企業更側重石材本身的設計,忽略了石材的空間應用。而今乃至以后,將有更多石材企業用設計凸顯石材價值。
說到用設計凸顯石材價值,就不得不提到新晉的大理石品牌——洛蘭和大璞。
走近洛蘭品牌館,這是一棟3層的建筑,外墻像是一個長方形盒子,而室內更像是一個節節花開的花筒。每一層的空間設計都讓人眼前一亮。一樓的奢華、二樓的簡歐、三樓的新中式,讓人看到不同顏色、紋理的石材的各種可能。
洛蘭·大理石總經理張彩明告訴記者,很多大理石品牌體驗館就一個風格——奢,如此一來,受眾只能僅僅是頂層高端人士。而現在很多年輕人更講究干凈、清爽的裝修風格,看完奢華的石材設計風以后,會讓他們誤以為石材只能使用在奢華的空間里,從而失去興趣。
“一樓,我們用的是如牡丹花、巴寶莉條格等經典卻顯奢華的拼花大理石,來凸顯空間的貴氣;二樓,我們則稍微精簡了花紋,更多的使用黑白線條,與簡單的歐式風格相吻合;三樓,石材更多的是作為點綴,讓中式氣息更濃一點。”張彩明說,石材是可以實現空間的各種范,只要使用得當。
而縱觀大璞產品,基于市場調研所得出的簡歐、極簡、雅致、禪意、藝術五大風格系列,迎合了不同消費者的個性需求。同一拼花產品創新地開發出冷暖兩種配色方案,以及靈活多變的鋪貼方式,均擴大了不同層次、不同風格的消費者人群。
“比如說消費者看中了一款拼花圖案,但不喜歡黑白灰冷色系,那我們就向他們推薦暖色的。他們不喜歡這種鋪貼形狀,那還有其他兩三種組合。這就等于把標準化產品做成了定制效果。”大璞董事長周曉遵說,設計師往往只要設計出一款圖案,根據色彩調配,就可以實現空間不同的效果。
3、石材設計應融入文化基因
生長于西班牙北部的Mauro先生主張尊重建筑所在的環境,他擅長運用當地石材,與當地設計師合作,并結合建筑所處位置的人文環境、自然環境,設計出富含情感的石材建筑。他說,優秀的石材建筑應該值得傳承,手工打造讓建筑更具人情味和表現力。
服務于泉州市拓美石石業發展有限公司的中國建筑師曾育治,提出了跨界的概念。她說,中國石材行業市場化相對較晚,但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巨大的市場需求,讓中國石材業的發展具有更多優勢。她認為,國內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除了思考什么樣的產品適合中國人外,還可以結合中國傳統文化、西方古典文化、現代工業文明進行創新,這將使作品脫穎而出。
近年來,石材面臨諸多建筑新材料的挑戰。曾育治認為,不論將來有多少新材料被研發出來,石材憑借自身的天然性和不可再生性,以及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紋理花色,都將始終具有不可撼動的江湖地位。就算石材有瑕疵,但如果設計得當,并運用在對的地方也會成為亮點。
同時她也表示,部分消費者對石材還有許多誤區,他們會認為天然石材只能是奢侈品,從而望而卻步。殊不知部分石材產品只要標準化、量化生產,實際上價格相較于市面上的許多建筑材料更有優勢。
相關鏈接
那么,關于石材設計,行業精英怎么看?
2016中國建筑裝飾行業G4春季論壇剛剛落下帷幕,由廈門國際石材展覽會組委會主辦的“石材設計日”也漸行漸遠,然而,那些建筑與裝飾界大師們的分享猶如在耳。這些匯集了世界前沿思維的演講及聲音,似乎都在鞭策著石材業前進,前進,再前進!
1、石材可以衍生更多概念品
在“石材設計日”當天,來自希臘國際石材組織市場宣傳部的Magda女士,向現場人員展示了她們設計的希臘大理石應用案例。她認為,大理石不應該僅應用于室內裝飾,還應該竭盡所能,設計出更多的概念產品,扭轉大多數人對石頭的印象。
來自印度的NiksangArts總裁Nikhil先生說,他的公司是由他與妻子共同創辦,公司名稱也是以兩人的名字共同命名。他們的企業匯集了一大批專業設計師,他們將印度本地生產的板巖和砂巖,運用在各種壁畫和日常產品當中,并由設計師們根據石材的不同特性在作品上作畫,相當富有人文氣息。
2、石材作品讓建筑更具生命力
泰國石材與玫瑰公司總裁Philippe先生則主張將石材與建筑完美融合,消除建筑與自然的界限,他稱之為超自然性。此外,他還認為應站在兩個角度來看待石材在建筑中的運用,一個是從使用者的角度看建筑中石材的細節處理,另一個是以建筑師的視角展示石材的本性。
作為企業創始人,Philippe說,石材在未來應該有更多簡易安裝的產品。這在方便消費者的同時,也能讓更多人因操作的簡單性而選擇石材產品,在這方面,他們就設計了許多模塊化產品,并已經在eBay、Amazon等線上平臺銷售。這個觀點與近年來國內許多企業家提出的石材產品標準化不謀而合。
而來自法國的知名設計師Gilles先生,在運用大型塊石設計建筑物方面頗有心得,特別是對酒莊的建造情有獨鐘,他說這就像玩樂高玩具一樣。在他的設計中,沒有化學用品,他傾向用最自然環保的材料與石材配合。在他的觀念里,石材建筑是無需養護的,和長城、金字塔等古老建筑一樣,石材建筑需要歲月痕跡的點綴。
GrassiPietre大理石設計工作室的設計總監Grassi先生,則向大家分享了他們為客戶定制的超凡石材設計產品。他們的團隊擅長為客戶設計符合屬性的家具、園林產品,在他們的觀念里,石材設計作品會讓建筑更具生命力。
來源:南安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