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定位模糊,這應該是每個與戴美容有過交往的人都會有的感覺。第一印象往往是對一個人做出評價的關鍵,但也代表著過分主觀,主觀之下常有偏見,正如筆者,在四個不同的場合見到戴美容,每一次見面都在顛覆之前的印象。
也許戴美容是一位有爭議的人物,但言語中通常都是正面的評價:氣質、美麗、熱愛學習、有事業心。不得不承認,女性在生意場上往往遭到一些有意或無意的誤解,但在戴美容看來,她很幸運,幸運地走入石材行業,幸運地認識了那么多朋友,幸運地結交了每一位善意的客戶……
個人檔案姓名:戴美容籍貫:泉州石材從業經歷:六年職業:龍豪石業總經理
2016年1月份,海西石材城大板市場二期入駐了一位特別的商戶,她租下了三層通透的辦公空間,并在二樓內部做了幾個隔斷,每個墻面上都掛著不同風格的油畫,或是田園風光或是動物特寫,美麗之余,卻也引人懷疑:石材城里為何憑空出現一個畫室?
這位特別的商戶就是龍豪石業的總經理戴美容,盡管已經從事了六年的石材貿易工作,但她還是沒有放棄之前的事業:油畫出口。“油畫對于我來說是一份駕輕就熟的工作,我現在想的是,如何把石材和藝術進行完美的融合。”戴美容如是說道。
從小生活在水頭的戴美容對于石材并不陌生,但在2010年前,她卻從來沒有想過加入這個行業,她給當時的自己下的定義是:石材的邊緣參與者。“那時候身邊的人都在談論石頭,我也不太在意。”戴美容說,在自己的印象中,石材就是臟亂差的工作,直到有一次受邀陪朋友參加石材展,她才驚訝地發現,原來石材這么笨重的東西還可以被設計雕刻得如此精致美麗,從此她便對石材行業改觀,并對用心設計的石材人產生一種敬佩之心,也萌發了獨立做石材的想法。
“我是2010年的時候正式踏進石材行業的,那年過完春節以后我就開始全身心地投入這份事業了。”剛進入行業的時候,戴美容并不知道該從何下手,她說當時的自己想法很簡單:“該生產的時候生產,該賣的時候賣就好了。”然而由于缺乏經驗與人脈,加上2010年的石材行業正處于風生水起的階段,戴美容的起步之路并不順利。
“當時我拿著大哥給我的樣品,一款國產的圣羅蘭黑金,跑遍了官橋、水頭、石井大部分的加工廠,沒有人愿意給我加工。”由于圣羅蘭黑金的物理性質容易造成切割設備的損壞,因此即使戴美容為加工事宜奔波了一兩個月,依舊沒有找到合適的廠商生產,幾近絕望的她最終向身邊的人尋求了幫助,談到這段經歷時,戴美容說:“我剛開始是想,總不能這么點小事都做不好,我是想說自己先做了,做不好的時候再去求助,這樣人家幫你也才說得過去。”
戴美容身上有一股韌勁,是女性的柔和加上創業者的剛毅組成的。這樣的性格也使得她在石材行業中做得愈發順風順水。切好的大板放在市場上不久就出庫了,在戴美容看來,這是一種幸運,“我認為自己是很幸運的,進入石材行業后,遇到了很多人很多事,有時候交了一個朋友很開心,得到一份善意的問候也會覺得心里暖暖的。”在她眼中,生意并不是一個冷漠的概念,也不是金錢交易那么簡單,她的想法會更廣泛一點——人間的每一份大愛都是由點滴組成的,生意中的人和事有時會因友情轉移到生活中,而互幫互助的群體更容易產生感恩的心。
談及當下的石材市場行情,戴美容很樂觀:“生意好的時候大家都受益了,不好的時候就沉下心來好好規劃該怎么走好下一步。”她將經濟比喻成一座山峰,無論這座山是高是低,總有到頂的時候,而當到達了最高點之后,開始走下坡路是在所難免的,既然所有人都在商海中浮沉,規避風險才是最重要的。
沉下心的戴美容開始專注于自己的石材藝術設計事業,但對于詳細的計劃她卻謹慎地選擇保密。她說:“理想和現實是有差距的,我現在的設想未必能夠全部實現,我在尋找也在等待,尋找志同道合的工匠,等待計劃的完善與落實。”
在龍豪石業的辦公樓里,一樓除了幾扇典雅復古的屏風以及一架雕刻品之外,所展出的東西有限,對此,戴美容誠邀朋友等到布置完成后再來參觀,現在她想要做的是一點一點地去構思、填補這一片空白,“我希望我喜歡的東西有別于一些事情,個人的愛好可以在這個空間里體現出來。”戴美容的欲說還休給予了這個空間一些朦朧感與神秘感,令人更期待它的正式亮相。
進入行業六年,戴美容陸續積累了一些經驗與資本,并不斷實現了自己當初入行的一些想法,對她而言,這是能夠在石材這條路上穩健行走的底氣。“過去六年的經歷就好像找到了一個導航,人要慢慢走慢慢學,這樣心里才不會那么慌。”戴美容的創業歷程也許有過忐忑的時候,但所有的憂慮她都能夠很好的自我消化,她笑言:“這是一種阿Q精神。”
進入石材行業這一舉動是很多熟悉戴美容的人所想不到的,“在他們眼里我就一個很浪漫的人,好像一個花姑娘或是理想主義的那一類,突然做了石材,他們覺得很不可思議。”
然而戴美容的努力讓所有人都為之改觀。做起石材生意后,外表柔美的她與堅硬的石頭打起交道卻愈發顯得游刃有余,并且樂在其中。戴美容說:“我更開心的是,很多客人跟我見面,了解品種或者做生意也好,慢慢會變成能夠聊天的朋友。我感覺這跟賺錢又是一種不一樣的心情,一種感恩,會感覺說當你很用心,很認真地去做,除了生意以外,你會得到一種不一樣的精神財富。”
幸運的人都很相似,大都是性格開朗的那一類,而戴美容就屬于這一群體,不僅是自己笑對人生,也善于開解他人。“我以前聽前輩說過一句話,要聰明地過每一天。”戴美容認為,這種聰明并不是單純的智慧力,也不僅僅是追求一味的娛樂,而是要有所使命、樂觀地過每一天。
在戴美容的朋友圈里有許多外國人,他們膚色各異,卻都與她私交甚好。曾經有一個外國朋友因文化差異之苦向她傾訴,對此,戴美容是這樣開導他的:“我說,既然你必須在這里,那你就用心看看這里的人,不要只看到負面的,他們也許很努力很勤勞很善良,你多看看這些,跟人家交流的時候才能敞開心扉,我說這樣是不是會比較好。”這次談話過后,她很快就得到了那位外國朋友的正面反饋,“這說明人不能一味苛求,有時候太執著的話就需要拐個彎。”戴美容說道。
正是帶著樂觀與感恩的心,戴美容一路前行一路收獲,無論是鮮花或掌聲,無論是夸獎或非議,她一并收下。不妄自菲薄,也不天馬行空,戴美容沒有生意經,只想不斷尋找美麗的結局。
定位模糊,這應該是每個與戴美容有過交往的人都會有的感覺。第一印象往往是對一個人做出評價的關鍵,但也代表著過分主觀,主觀之下常有偏見,正如筆者,在四個不同的場合見到戴美容,每一次見面都在顛覆之前的印象。
也許戴美容是一位有爭議的人物,但言語中通常都是正面的評價:氣質、美麗、熱愛學習、有事業心。不得不承認,女性在生意場上往往遭到一些有意或無意的誤解,但在戴美容看來,她很幸運,幸運地走入石材行業,幸運地認識了那么多朋友,幸運地結交了每一位善意的客戶……
個人檔案姓名:戴美容籍貫:泉州石材從業經歷:六年職業:龍豪石業總經理
2016年1月份,海西石材城大板市場二期入駐了一位特別的商戶,她租下了三層通透的辦公空間,并在二樓內部做了幾個隔斷,每個墻面上都掛著不同風格的油畫,或是田園風光或是動物特寫,美麗之余,卻也引人懷疑:石材城里為何憑空出現一個畫室?
這位特別的商戶就是龍豪石業的總經理戴美容,盡管已經從事了六年的石材貿易工作,但她還是沒有放棄之前的事業:油畫出口。“油畫對于我來說是一份駕輕就熟的工作,我現在想的是,如何把石材和藝術進行完美的融合。”戴美容如是說道。
從小生活在水頭的戴美容對于石材并不陌生,但在2010年前,她卻從來沒有想過加入這個行業,她給當時的自己下的定義是:石材的邊緣參與者。“那時候身邊的人都在談論石頭,我也不太在意。”戴美容說,在自己的印象中,石材就是臟亂差的工作,直到有一次受邀陪朋友參加石材展,她才驚訝地發現,原來石材這么笨重的東西還可以被設計雕刻得如此精致美麗,從此她便對石材行業改觀,并對用心設計的石材人產生一種敬佩之心,也萌發了獨立做石材的想法。
“我是2010年的時候正式踏進石材行業的,那年過完春節以后我就開始全身心地投入這份事業了。”剛進入行業的時候,戴美容并不知道該從何下手,她說當時的自己想法很簡單:“該生產的時候生產,該賣的時候賣就好了。”然而由于缺乏經驗與人脈,加上2010年的石材行業正處于風生水起的階段,戴美容的起步之路并不順利。
“當時我拿著大哥給我的樣品,一款國產的圣羅蘭黑金,跑遍了官橋、水頭、石井大部分的加工廠,沒有人愿意給我加工。”由于圣羅蘭黑金的物理性質容易造成切割設備的損壞,因此即使戴美容為加工事宜奔波了一兩個月,依舊沒有找到合適的廠商生產,幾近絕望的她最終向身邊的人尋求了幫助,談到這段經歷時,戴美容說:“我剛開始是想,總不能這么點小事都做不好,我是想說自己先做了,做不好的時候再去求助,這樣人家幫你也才說得過去。”
戴美容身上有一股韌勁,是女性的柔和加上創業者的剛毅組成的。這樣的性格也使得她在石材行業中做得愈發順風順水。切好的大板放在市場上不久就出庫了,在戴美容看來,這是一種幸運,“我認為自己是很幸運的,進入石材行業后,遇到了很多人很多事,有時候交了一個朋友很開心,得到一份善意的問候也會覺得心里暖暖的。”在她眼中,生意并不是一個冷漠的概念,也不是金錢交易那么簡單,她的想法會更廣泛一點——人間的每一份大愛都是由點滴組成的,生意中的人和事有時會因友情轉移到生活中,而互幫互助的群體更容易產生感恩的心。
談及當下的石材市場行情,戴美容很樂觀:“生意好的時候大家都受益了,不好的時候就沉下心來好好規劃該怎么走好下一步。”她將經濟比喻成一座山峰,無論這座山是高是低,總有到頂的時候,而當到達了最高點之后,開始走下坡路是在所難免的,既然所有人都在商海中浮沉,規避風險才是最重要的。
沉下心的戴美容開始專注于自己的石材藝術設計事業,但對于詳細的計劃她卻謹慎地選擇保密。她說:“理想和現實是有差距的,我現在的設想未必能夠全部實現,我在尋找也在等待,尋找志同道合的工匠,等待計劃的完善與落實。”
在龍豪石業的辦公樓里,一樓除了幾扇典雅復古的屏風以及一架雕刻品之外,所展出的東西有限,對此,戴美容誠邀朋友等到布置完成后再來參觀,現在她想要做的是一點一點地去構思、填補這一片空白,“我希望我喜歡的東西有別于一些事情,個人的愛好可以在這個空間里體現出來。”戴美容的欲說還休給予了這個空間一些朦朧感與神秘感,令人更期待它的正式亮相。
進入行業六年,戴美容陸續積累了一些經驗與資本,并不斷實現了自己當初入行的一些想法,對她而言,這是能夠在石材這條路上穩健行走的底氣。“過去六年的經歷就好像找到了一個導航,人要慢慢走慢慢學,這樣心里才不會那么慌。”戴美容的創業歷程也許有過忐忑的時候,但所有的憂慮她都能夠很好的自我消化,她笑言:“這是一種阿Q精神。”
進入石材行業這一舉動是很多熟悉戴美容的人所想不到的,“在他們眼里我就一個很浪漫的人,好像一個花姑娘或是理想主義的那一類,突然做了石材,他們覺得很不可思議。”
然而戴美容的努力讓所有人都為之改觀。做起石材生意后,外表柔美的她與堅硬的石頭打起交道卻愈發顯得游刃有余,并且樂在其中。戴美容說:“我更開心的是,很多客人跟我見面,了解品種或者做生意也好,慢慢會變成能夠聊天的朋友。我感覺這跟賺錢又是一種不一樣的心情,一種感恩,會感覺說當你很用心,很認真地去做,除了生意以外,你會得到一種不一樣的精神財富。”
幸運的人都很相似,大都是性格開朗的那一類,而戴美容就屬于這一群體,不僅是自己笑對人生,也善于開解他人。“我以前聽前輩說過一句話,要聰明地過每一天。”戴美容認為,這種聰明并不是單純的智慧力,也不僅僅是追求一味的娛樂,而是要有所使命、樂觀地過每一天。
在戴美容的朋友圈里有許多外國人,他們膚色各異,卻都與她私交甚好。曾經有一個外國朋友因文化差異之苦向她傾訴,對此,戴美容是這樣開導他的:“我說,既然你必須在這里,那你就用心看看這里的人,不要只看到負面的,他們也許很努力很勤勞很善良,你多看看這些,跟人家交流的時候才能敞開心扉,我說這樣是不是會比較好。”這次談話過后,她很快就得到了那位外國朋友的正面反饋,“這說明人不能一味苛求,有時候太執著的話就需要拐個彎。”戴美容說道。
正是帶著樂觀與感恩的心,戴美容一路前行一路收獲,無論是鮮花或掌聲,無論是夸獎或非議,她一并收下。不妄自菲薄,也不天馬行空,戴美容沒有生意經,只想不斷尋找美麗的結局。
來源:海西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