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人們常以蓮花寓意和平美滿的生活,蓮蓬和青蛙都是多子的,“蛙”諧音娃娃的“娃”,祈求多子多孫、繁衍子嗣是人生的一大主題,兩性之間相愛、結婚、生育則是生物的自然現象,用隱喻的手法來描繪亦是古今中外對生活美好寓意的主題。
其實,這著是最淺顯的理解,我們國人是極具浪漫主義情懷的,想象力也是超然卓群的。我們來看人們對蛙的種種詮釋——
在我國民俗文化中,青蛙的頭、尾、四肢和肚代表著世界,因為世界的東西南北中象青蛙般是個有機整體。而青蛙作為一種吉祥動物,寓意“四通八達,財源廣進”,所以帶有青蛙造型的物品尤其受到生意人的青睞。
在傳世的文獻中,有不少關于蛙類或蟾蜍的記述,并常常同神話傳說附會在一起。譬如《淮南子·精神訓》中就有“日中有罼烏,而月中有蟾蜍,日月失其行,薄蝕無光”的記載。罼烏(即三足烏,又稱金烏或陽烏),是馱日飛行的太陽神鳥;蟾蜍,則被認為是月中神靈的象征。意思是說,日中有只三足鳥,月中有只蟾蜍,日月如果不按常規運行,就會被咬蝕而失去光輝。
還有,蛙在母系氏族社會生活中是一種神圣的動物,具有特殊的地位,有不容否認的象征意義。遠古,先民將蛙(蟾蜍)作為女性子宮(肚子)的象征,蛙紋體現的則是對女性懷胎子宮的崇拜,可以說這是人類生殖崇拜母體發展進程中的一個寫照,也反映了原始社會先民對女性生育功能和繁殖過程認識的深化,更何況青蛙也是多子的。
在我們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曾發生過特大洪水,經過了鯀、禹治水才進入文明時代,所以又有學者認為蛙紋與遠古治水神話傳說有關。也有可能是祭蛙求雨,是盛行于遠古時期的一種祭祀習俗。
不管怎么說,從隱喻到神化,從神靈象征到祭祀崇拜,“蛙”——已經超越了生物的概念,滲透到人的精神領域,成為“圖騰”,甚至于染上了宗教色彩。就像納西族在古時祟拜青蛙,東巴經典稱其為黃金大蛙,民間傳說則稱“智慧蛙”,壯族的先民曾以青蛙為圖騰,并有“蟆拐節”和祭祀青蛙的活動,等等。
“蛙”,成了人與神之間對話的橋梁,或者說一個媒介。 “蜻聽荷語點秋波,蛙坐蓮盤呈佛意。”蛙是智者,我們靜看青蛙坐蓮、青蛙鬧蓮、青蛙臥蓮、青蛙戲蓮,也聽取蛙聲一片,該會有雨落心田般新的參悟吧......
發揚中國傳統文化,民族文化基因是中國夢的魂與根。縱覽世界史,一個民族的崛起或復興,常常以民族文化的復興和民族精神的崛起為先導。一個民族的衰落或覆滅,往往以民族文化的頹廢和民族精神的萎靡為先兆。文化是精神的載體,精神是民族的靈魂。
古人留給我們太多寶貴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我們應該傳承精髓和突破創新,勇于擔當勇于奉獻認真努力為祖國創造出更多的藝術精品。
來源:澎湃(pengpaich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