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惠安縣位于福建東南沿海中南部,與臺灣隔海相望,處于海峽西岸經濟繁榮帶的中心位置,素以“雕刻藝術之鄉”“建筑之鄉”“惠安女民俗風情”著稱于世。
惠安石雕發源于古代黃河流域的雕刻藝術,融合中原文化、海洋文化、閩越文化于一體,集宋元神韻、晉唐遺風、明清風范雕刻技藝之精華,具有強烈的宗教、民族內涵和鮮明的藝術特征,形成了“浮雕、圓雕、沉雕、影雕、線雕、微雕”六大雕刻手法。惠安石雕的傳統工藝在中國雕刻藝術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故有“北有東陽,南有惠安”之稱。 中國雕刻屆泰斗錢紹武老先生也高度贊譽“惠安石雕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
1、浮雕
即在石料表面雕刻有立體感的圖像,是半立體型的雕刻品。因圖像浮凸于石面而稱浮雕。根據石面脫石深淺程度的不同分,又分為淺浮雕及高浮雕。淺浮雕是單層次雕像,內容比較單一,沒有鏤空透該。高浮雕是多層次造像,內容都較繁復,多采取透雕手法鏤空,更能引人入勝。浮雕多用于建筑物的墻壁裝飾。北京故宮的御道就是浮雕。
2、圓雕
圓雕是立體型的雕刻品,一般為單件的雕刻品,大型雕像也有由多塊石料組合而成,前后左右都要求形象逼真。圓雕品種規格繁多,有各式傳統的龍柱、石獅、飛禽走獸和日用器皿等,其工藝以鏤空技法和精細剁斧見長,造型生動。
3、沉雕
又稱"線雕",即采用"水磨沉花"雕法的藝術品。此類雕法吸收中國畫與意、重疊、線條造型散點透視等傳統筆法,石料經平面打平或拋光加工后,在石面上描摹圖案文字,依圖刻上線條,以線條粗細深淺程度,利用陰影體現立體感來表現各種美術圖案、文字等的石雕工藝,因線條下凹,如沉入狀,故稱沉雕。此類產品多數用于建筑物的外壁表面裝飾,有較強的藝術性。
4、影雕
影雕是惠安工藝師傅發明的獨一無二的雕藝形式,它運用黑白成像的原理,在磨光的黑石上雕出了攝影的逼真效果,把惠安雕藝精雕細刻的特色發揮到了極致。影雕上色便成了彩雕。
5、線雕
就是用線條來勾勒出圖像或造型的雕刻品,代表作有江蘇新四軍紀念館、太湖及新加坡敦煌壁畫等。
6、微雕
微雕的特點在于微小,是傳統工藝精巧手法的延續,部分作品有的薄如蟬翼,有的細似發絲。此類產品已完全脫離建筑實用而成為純工藝品,由于小巧而更便于攜帶,為紀念性珍品,發展前景甚佳。
使用工具
石雕粗加工使用的工具有:小錘,作敲打用;鏨纏,方嘴,用于剔除較大面積的邊角斜料;鏨仔,尖嘴,用于雕晟構件的表面。手電鉆。
精加工工具
打琢(尖扁嘴)和斜琢(斜扁嘴),都是剔除石料用的,類似鏨仔,但體質較細小,根據雕件的不同分有多種型號;剁斧,平扁嘴似斧狀,用于剁光石料表面;梅花錘,方形嘴表面有梅花點,用于剁平較大面積的石料表面,比剁斧效率高;鋼條仔,細長尖嘴,用于鏤出石料,根據雕作的不同要求也有多種型號。
來源:中國石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