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7月28日至8月2日,“新絲路·大學生創客行”在北京泉州商會、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清華科技園、北京博士小鎮、北京閩創會影視中心等地同期舉行。
這是南安石材行業跨省“攬才”的又一創新舉動。在北京,三盛集團與來自北京、福建、廣西三地的人才進行了一次全方位的互動,吸納了20多位石材設計、石材文化傳播方面的高端人才。“這是我們在人才儲備上的一個新的嘗試,我們希望以此為依托,找到更多專業人才,為企業注入更多石材文化因子,提高產品附加值。”三盛石材集團董事長黃長期表示。
據了解,此次活動由泉州市北京人才工作聯絡站、廣西科技大學啟迪數字學院·大學生創客團、北京科技大學“京閩同心·助力希望”大學生鄉村支教團聯合主辦。
對接會現場。
赴京攬才 20多人吸納為培養對象
萬里迢迢赴京攬才,黃長期直言,三盛的目標十分明確,就是要找到能為石材產業“講故事”的高端人才。
黃長期告訴記者,近些年來,南安石材產業在轉型升級,但石材從業人員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這也成為企業轉型過程中的短板。“北京高等院校比較多,文化產業發達,我們希望能夠在北京找到一些對于石材文化有獨特認知的人才,即便是大學應屆畢業生,我們也可以帶回南安自己培養。”黃長期說。
從2003年創立至今,三盛石材深耕異型加工多年。近兩年,石材行業整體形勢受宏觀經濟環境影響有所下滑,企業也在尋求路線轉型。怎么轉,市場定位是黃長期考慮的第一個方向。
黃長期告訴記者,現如今,隨著80后、90后人群成為消費中堅群體,市場的個性化需求不斷增多,像一些豪宅、別墅個性化定制項目,經常會用到石材與金屬、石材與木作的跨界應用,這對企業設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市場不好時,認清消費群體,看準時機,或許能夠應對這一變化莫測的市場環境。”三盛設計裝飾公司總經理黃江婷分析道,三盛近兩年對市場精準定位,企業的目標消費群體十分明確,就是高端消費者,也就是所謂的“土豪”,這類消費群體更關注個性化。
“為此,必須要有超強的設計理念或深諳石材文化的人才,來引導業主使用一些個性化石材產品。”黃長期說,三盛希望為石材產品注入文化元素,讓石材變成一個有靈魂、有故事的商品,而不僅僅是一塊石頭。
當天,三盛攜同北京泉州商會、北京閩南文化創意產業商會與京、桂、閩籍的高校人才進行了對接,20多人初步吸納為培養對象。“初步找到了我們想要的人才,由于他們對南安石材產業還不夠了解,接下來,我們將對這些人才進行技術和文化導入,爭取早日為企業所用。”黃長期說。
參與對接的部分高校人才。
招聘聯動 商企合作或成新趨勢
這次活動,北京泉州商會、北京閩南文化創意產業商會、北京閩籍商會博士后顧問委員會等多個異地商會、組織參與其中。
黃長期透露,此次與北京泉州商會、北京閩南文化創意產業商會等人才戰略合作的簽約,只是雙方合作中的一部分。“未來,我們將把商會作為我們企業對外展示的一個窗口,進行人才招聘聯動。”
據泉州市北京人才工作聯絡站站長、北京泉州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李明燦介紹,“新絲路·大學生創客行”活動于2016年6月在中國人民大學啟動后,一系列活動已成為全國多個高校和在京泉籍企業對接的良好平臺。“在此基礎上,商會將發揮異地教育資源優勢,與更多南安企業在人才招聘等領域展開合作。”
此次“新絲路·大學生創客行”與三盛石材集團聯手,也為推動“校企合作”創造出新的典范。李明燦透露,三盛幕墻裝飾有限公司作為“新絲路·大學生創客行”系列活動的戰略合作單位,雙方將在文創開發、人才儲備等領域進一步合作。
廣西科技大學啟迪數字學院常務副院長洪振挺表示,搭建商會企業與多個高校人才交流合作平臺,旨在建設一個產學研一體化、博商學聯合體的共享共贏機制。
他表示,此次京、桂、閩三地人才合作交流,在產學研合作方面已取得了多項對接成果。
南安石材 急需“講故事”的人才
不遠萬里到北京攬才,三盛石材這一看似“舍近求遠”的舉動并非沒有原因。近兩年來,隨著南安石材產業轉型進入深化階段,石材應用與石材文創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與產業發展不相稱的是,石材產業文創型人才的缺失,成為石材文化產業的掣肘。
以英良、東星等為代表的企業是南安石材文化領域的佼佼者。在標桿企業的帶動下,不少南安石材企業開始告別石材行業早期的粗糲加工模式,嘗試石材文創領域。不過,更多企業首先要面對的是和三盛一樣的人才困境。
“英良的五號倉庫是南安石材文化的一個標桿,不單是我,很多企業其實也想往這個方向努力,賦予石材一種情懷,提高產品附加值,避開價格戰。但是這方面的專業人才的確不好找。”黃長期坦言。
在石材行業衍生文創產業,創意、設計人才的匱乏困擾著諸多企業。“目前的石材文化產品大多以擺件為主,生活實用性較差。”在東星集團,該公司一企劃負責人表示,石材文創產品要真正進入生活,需要好的創意和設計,但這一類設計師比較匱乏。
“對于產品的文化提取,也是發展文創產業的一大難點。”英良集團董事長劉良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如何在石材中提取石文化,將石文化轉化為商業模式,這些是石企在轉型升級中需要考慮的問題。
“我們需要那些能為石材注入文化內涵,讓石材‘講故事’的人才。打個比方,你為企業設計辦公大樓,為大老板設計別墅,你能夠在設計中融入企業文化,或者將老板的創業故事融入石材設計當中,這種產品不愁銷路。”黃長期說。
來源:海絲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