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對于石磚產業來說,現在產品的規格和價格做到了標準化,曾經被認為是進入家裝市場的一大難點雖已突破,但最根本的產品質量卻未能真正走到消費者心里。所有代理商和消費者都在問一個問題:好產品在哪里?我們如何對你忠誠?
以時間為軸,石磚產業的發展軌跡呈彈性起伏。2015年,石磚以復興之勢洶涌而來,在石材企業普遍面臨去庫存的巨大壓力下,在需求旺盛的家裝市場面前,成為石材企業轉型的一大方向,并在消費市場持續著居高不下的熱度。
然而,時間走到了今天,我們看到石磚品牌的起起落落和產業的諸多變動。石磚產業作為石材行業中最有可能走進家裝市場的敲門磚,是否真正實現了石材走進家裝的夢想?石磚產業是否還一如既往地呈現爆發式成長?在品牌建設和渠道搭建等巨大投資的壓力下,那些曾以石磚產品為傲的石磚品牌是否還堅持著最初的選擇?
一直以來,行業人士在分析石磚進入中國市場的契機時都會提到兩大方面。一是隨著國內經濟的提升,高端住宅、會所、酒店等越來越多,天然石材尤其是大理石需求量持續上升,但資源有限,時間推移下優質大理石越來越稀缺。另一方面,傳統石材行業競爭無序,缺乏品牌標識、利潤空間持續壓縮,需要尋找新的模式。
而觀察石磚產業在中國的發展,可以看到,石磚在中國市場起步相對較晚,盡管在90年代初就曾瘋狂過,僅南安一帶就有40多家石材復合板企業,但主要是做韓國和日本市場,國內市場并未被開拓。之后開始有一兩家知名的石材企業作為探路者,引進了大理石復合板生產設備,搶占中國市場。到了2008年,韓國房地產飽和,影響了國內石材復合板的出口銷量,再加上中國宏觀經濟調控,大批資金涌入國內房地產行業,大板需求量猛增,大批石材復合板企業轉型做大板批發和工程去了。據相關業內人士回憶,到2009年年初,南安從事石材復合板的企業只剩不到5家左右。
石磚產業發展的過程并不順利,遭過認知度、接受度不高的問題,只有近幾年來才有了階段性地發展。尤其在2015年,石磚品牌呈井噴之勢爆發,除了耳熟能詳的米洛西、卡斯維諾、尤菲米婭、施朗格等少數幾家品牌,金妝御家、洛蘭、致尊、美爵、藍莓石代等新晉石磚品牌,更是開拓出適合各自發展的道路,一躍成為石磚界的后起之秀。在這些石磚品牌的共同努力下,石磚逐步走入終端市場,開始被人們所熟知和接受。
Number1
成長初期的探索
嚴格意義上來說,石磚產業真正的發展時間尚短,仍處于成長期階段。不管是老牌石磚,還是新晉品牌,都在尋求著適合企業自身的營銷模式,以開拓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
從產品設計提升附加值
探尋石磚品牌在建立初期的發展模式,很容易就會發現,他們都借鑒了陶瓷行業的渠道模式。設計師、品牌發布會、設計論壇、專賣店、體驗店……這些關鍵字組成了石磚品牌的渠道布局戰略。而在布局渠道時,又實現了傳統石磚產品到設計定制產品的進階,以提升產品附加值。
尤菲米婭總經理劉旭臻在談到石磚品牌不斷涌現的原因時說,石磚產業漸成氣候,是石材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我一直堅信獨木難成林,家裝市場很大,關鍵要看各家企業怎么樣去打開它。”與以往的石磚不同,尤菲米婭石磚并不是簡單地將石材與瓷磚進行復合,而是在每一款產品中融入個性化的設計元素和高水準的加工工藝來提升產品的附加值。為此,尤菲米亞組建了一支技術研發團隊,并與國內外多位設計大師進行長期深度合作,開發和設計具有市場前景的環保型產品。劉旭臻說,這是石磚較天然石材的一大優勢,與設計師合作能夠更好地將產品投放到家裝市場。
▲體驗店、專賣店是石磚品牌布局的主要渠道之一。
在營銷戰略方面上,尤菲米婭與大多數石磚集結在一線城市的方式不同,它以“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另辟蹊徑。劉旭臻認為,回歸自然是新時期人們生活的方向,城市郊區或者農村將成為房地產商的開發目標,這里有更多的商機。
美爵總經理黃家鑫對于石材進入家裝市場,客觀且理性地分析說,天然石材要進入家裝領域的困難可想而知,通過設計去提升產品的附加值是明智之舉,這樣有利于改變大眾對于石材的評判標準,而石磚的可塑性剛好給了許多企業戰略啟發。
“跨界合作”+“戰略營銷”實現創變
互聯網+時代,觸發著各行各業打通營銷渠道。新東源董事長楊加強認為,石材家裝市場的容量相當可觀,雖然越來越多石材人加入到其中,但是能真正融入家裝市場的卻寥寥可數,很多行業都把零售渠道做得非常好,但我們石材行業在這一方面上做得還比較少,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新東源相繼推出的石磚品牌米洛西、藍莓石代、石美斯,在營銷上都是采用線上與線下相互融合的形式。楊加強說,電商模式對于石材行業來說,是一個全新的營銷模式,這種模式更符合大眾的消費訴求。米洛西定向高端市場,藍莓石代面向80、90后群體的家裝市場,而石美斯則定位工程品牌,在市場推廣時,跨界與多個家居建材行業聯合,楊加強表示品牌的客群定位尤為重要,這關系著營銷方案的落地執行。
▲石磚應用
跨界,是石磚品牌尋求突破的另一個方向。在采訪多家石磚企業負責人的過程中總結發現,石磚品牌在謀求自身發展的過程中,著力于跨界合作,并且都制定了相對周密的營銷戰略。從線下到線上將營銷空間不斷延伸,并依托跨界合作,走出一種抱團發展模式,是他們不謀而合的選擇,他們希望借此推動新產品的開發,來提升產業價值,為石材行業的發展輸送新活力。
在共享經濟成為潮流的今天,不管是石、瓷兩種材料間的聯姻,還是石材人與設計師的跨界聯手,“跨界”元素在石材產業日益凸顯。通過跨界合作,構建立體化的營銷體系,是眾多石磚企業的共識。標準化、定制化、品牌化,是這一共識里三個重要的標簽,一個面向生產,一個直指終端,還有一個立足營銷。
卡斯維諾石磚在跨界合作和營銷模式上一直都走在前列。曾與國際大品牌SWAROVSKI攜手合作,推出耀系列產品,強勢進駐高端家裝市場,而引發業內現象級討論。卡斯維諾董事長呂少友認為,在石材家裝市場,如果不主動出擊,做出一些特色的產品,那么企業很快就會被別人取代。這幾年,卡斯維諾致力于研究石材與不同材料的結合,未來也將著力石材的設計以及跨界融合,為石材的應用創造更多可能。此外,我們通過體驗店的方式,能夠更方便地服務到終端業主,更快捷地獲取業主的需求,從而促進品牌的升級。
Number2
石磚產業來到了轉型升級的拐口
可以說,石磚品牌為了提升品牌附加值,走進家裝市場下了不少功夫,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目前整個石磚產業仍處在持續發展的狀態,但是縮小到企業和品牌來看,仍存在許多亟需解決的痛點——石磚產業當下正處在石磚品牌轉型升級的拐口。
產品品質仍缺乏標準
中國家裝市場的容量相當龐大,人們追求的裝飾風格始終離不開自然的本色,只有自然的東西,才最具生命力。就高端的裝飾材料而言,也具有相當可觀的一個消費群體,集石材與瓷磚的優勢為一體的石磚易于差異化競爭,且符合時下追求個性化裝飾客戶的需求。
同時,石磚對大理石精細的切割和最大化的合理利用,不僅順應了時代低碳環保的發展潮流,同時又有瓷磚的抗擊性等優點。其更大的意義在于它或許可以改變整個石材行業的發展現狀。
毋庸置疑,石磚產業的發展與產品本身的特點息息相關,它具有天然石材無法比擬的優勢,不僅能夠實現標準化生產,也在很大程度上拓寬了石材的運用領域。
作為天然石材和陶瓷板復合而成的一種高端室內建筑裝飾材料,石磚既擁有天然石材的紋路和特質,又兼具瓷磚的輕質和易鋪貼特性。每片石磚中所用石材只約為平常天然石材1/3的厚度,并且能夠完全呈現天然石材的裝飾效果,品質過關的石磚在大部分高端裝飾領域可以代替傳統石材。通過設計和加工賦予產品更多附加值,還能比傳統石材具有更多打造品牌的空間。
▲米洛西在6月3日召開了產品戰略升級發布會
對此,有業內人士曾表示,石磚將引領石材走向標準化 ,也將為石材產業的升級帶來新機遇。
因為石材產品的特殊性,石磚在大家眼里就是標準化產品。自動化標準化設備和工藝的研發成功,改變了石磚,也成就了這個新的行業。隨著這些年石磚行業的發展,石磚產品的規格和價格做到了標準化,然而,代理商和消費者最關心的產品品質卻沒有標準。在多數品牌使盡渾身解數用力往前沖的時候,都忽略了品牌最核心的部分——產品。
從裝飾效果來看,石磚保留了天然石材的色澤、紋理,其尊貴程度不亞于天然石材。同時,石磚企業更注重設計,通過切割與組合,賦予產品眾多出色的圖案組合,腰線、地腳線、門套、拐角、立柱等配件的設計也比較豐富。因非批量生產,方便提供定制化服務,對設計師更具吸引力。
▲石磚應用
然而,從石材變成石磚,所經歷的時間與工序是陶瓷磚產品無法比擬的,對石材和瓷磚進行加工處理后,還要將大理石與瓷磚粘結、復合,填補孔洞、裂縫,再經多次面板研磨等加工,最后對成品進行分色、分級,仿真排版。與此同時,石磚的出色不是單純將石材與陶瓷相結合,雕刻、魔方磚、拼花等,還需要經過精細的水刀切割、人工打磨、拼接等復雜工序,耗時較長,也限制了石磚產品的產能。
并且在產品品類上,企業自身制造能力的不足,導致異型配套無法滿足消費者需求,大大限制了品牌的發展和提升。
“石磚品類要向配套化、豐富化方向發展”開始為品牌所意識。作為石材行業第一個家居終端品牌,米洛西在6月3日召開了產品戰略升級發布會,現場發布了精工大理石2.0全新產品結構與系統、供應鏈體系等多項內容。董事長楊加良說,米洛西的品牌基因就是西班牙的基因,從一開始設定的時候,所有的策劃、品牌識別都來自西班牙。“精工大理石2.0,既為消費者帶來了更直觀的客戶感官體驗,以及更多選擇、更多應用方案需求的滿足,也帶給米洛西一場巨大的自我革命,我們由此實現了零售智慧化、生產柔性化以及供應鏈靈動化。”
▲精工大理石2.0全性能地面產品解決了家裝、工裝的重度使用,裝飾造型二次工藝處理、環保舒適的地暖鋪貼等用戶痛點。
“其實嚴格來說,石磚還不算一個行業,它沒有相應的產品和生產標準。”劉旭臻說,正是因為這樣,建立起行業標準才能讓石磚成為一個真正的行業,走上規模化、規范化的發展道路。
無規矩不成方圓。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生存規律,有了標準才能有法可依,石磚企業要想真正獲得消費者的青睞,必定要注重石磚產品質量。在生產加工制造過程中嚴格遵循國家標準和企業內控標準,嚴格按照生產工藝的標準執行。只有把品質做好,企業和行業才能穩步發展,才能做大做強,產業化才能真正實現。
維系經銷商至關重要
上述提到的,品牌市場定位問題導致產品結構無法滿足目標客群需求,也引發了代理商一系列的問題。
首先表現為異型配套缺乏,定制品供應周期長,導致代理商為了生存及滿足用戶需求不得已要尋求外部企業配套生產此部件產品;其次,石磚品牌品牌溢價空間存在很大的局限,加上缺乏產品專利防偽意識等原因,使得石磚企業難以避免大量跑單、飛單的殘酷局面,這對企業和品牌傷害都很大,直接導致了品牌代理商的大量縮減。
石磚企業本身在產品結構上的局限限制了經銷商的發展,并且在經銷商層面,利潤空間無法得到保障等種種原因讓經銷商與品牌之間難以維系長期良好的合作關系,加之品牌的市場定位對高端市場的傾向,單一的消費群體也限制了走進家裝市場的腳步。與此同時暴露的問題是,品牌的維系成本過高,以現在石磚產業的整體銷售狀況來看,要想再去提高品牌高度存在很大的難度。品牌的戰略規劃與真正實踐沒有得到至上而下的流暢和貫通,最終的傳播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石磚應用
在這樣的情況下,品牌方如何維護渠道代理商的關系顯得至關重要。畢竟,渠道代理商能夠在代理經營其品牌時盈利,品牌的戰略才能夠得到真正地貫徹執行。
“石磚品牌在初期借鑒陶瓷行業的渠道模式本身并沒有錯,問題是在整個發展過程中,很多企業只是借鑒了模式,并沒有學習到整個渠道真正的內涵,特別是在目標市場定位、產品結構和渠道代理商銷售意識的整合等各環節問題沒有調整好之前,很難真正走進家裝市場,僅停留在體量較小的高端別墅市場。”某石磚品牌負責人如是說道。至于渠道應該如何再去優化的問題,這個得依據石磚品牌的市場定位了。不過在這之前,企業與渠道商之間的關系要理解透徹,站在代理商的角度,維護好渠道代理商的利益。簡單而言,在這一點上石磚品牌還需要多多跟陶瓷行業學習。同時品牌應該塑造代理商化,壓低出廠成本價,給予代理商更多利潤空間。這比壓低終端價格更具可能性。
編后語
毫無疑問,作為新型建材產品,石磚是最有機會代表石材行業在家裝板塊大放光彩的產品品類,具有無限的潛力,也符合未來市場需求。而隨著互聯網與石材行業結合日趨緊密,行業的界限逐步被打破,行業競爭的外延也在拓展,從產品跨界到營銷跨界,再到商業模式的跨界。多數石磚品牌將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營銷、個性化定制視為石磚產業轉型的重要路徑,以期能夠有效地平衡消費市場的供需關系,進而開創石材行業的全新局面。
然而,從當前的石磚產業形勢來看,石磚在品牌的塑造上尚未形成效應,產品仍缺乏競爭力,在家裝市場的認知度和認可度仍然需要業內團結,一同推進。同時在這過程中,不要忽視天然大理石先天具有的優勢,結合大理石產品的特殊性,結合互聯網工具,將不可控的問題變成可控的、美的效果。這一點,還有待石磚產業深入研究。
最為根本的是,在所有暢想付諸于實踐之前,都需銘記:產品結構、品質標準和渠道結構這三大板塊才是每個品牌發展的基石。
來源:石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