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萊州一個鎮1398家石材企業停產整頓
萊州,依靠豐富的資源而成為石材大市,是北方最大的石材基地,全國四大石材基地之一。然而近年的環保整治,對萊州石材企業沖擊巨大,其中萊州市夏邱鎮1398家石材企業就全部關停整頓。
走進夏邱鎮,道路兩側隨處可見石材加工的門頭,而原本紅紅火火的石材加工企業早已聽不見機器轟鳴的聲音,一片靜悄悄的。
截止到11月22日,全鎮1398家石材加工企業中,唯一一家停工整頓完畢復工的就是萊州市剛磊石材有限公司。
是如何做到的?
據了解,剛磊石材從2011年開始,就進行了車間改造,同時也上了污水處理設備。如今走進車間,看不見到處飄散的粉塵,工人們在加工石材的時候不用再遭受粉塵的威脅,作業機器的轟鳴聲也與外界隔離。
據該公司總經理王剛介紹,對石材進行切割時,以往都加入冷卻液,其中就含有污染水質的化學成分。2011年開始,全部改為凈水切割工藝,不僅沒有污染水質和土壤的成分存在,而且還將廢水回收再利用。
這種工藝還能節省電,王剛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自2011年公司有了污水處理設備之后,切割每平方石材可節約用電3塊錢,每年20萬平方可節約60萬元,6年的時間為企業節約了300多萬元。
2017年環保督察期間,廠子停產一個月時間,共花費60萬元建立了大棚改造水池,用于儲存廢渣和污泥。看似停工一個月,還需要投入60萬元進行整改,實則因為企業進行了升級改造帶來了環保效益。“以前,車間產生的廢渣、廢料需雇車拉出去,一年就需要花五六十萬元。而現在由于對廢渣廢料進行了處理,成為了可再利用資源開始往外賣,按照目前的行情估計一年就能掙回來六十萬元左右,里外里就是一年120萬元的賬。”王剛告訴記者,所以環保改造對于他而言是嘗到了甜頭。
鐵腕政策治理 4000余家散亂污企業
這家石材廠就是萊州市今年下大氣力改造石材行業的一個縮影,據夏邱鎮黨委書記夏俊慶介紹,夏邱鎮原本有1398家石材加工企業,自今年8月份全部停工整頓之后,目前僅一家開工。而1398家石材企業占據了夏邱鎮99%的財政收入。
由此可見,停產整頓對于當地財政收入有多大的影響,而陣痛是必然的,對于環境保護的整治是勢在必行。對于石材行業的整治是萊州對于傳統產業環境改造升級的必然選擇。
“目前萊州4702家散亂污企業,關停取締2403家,整改提升2299家,這些數字中,包括全市2300多家的石材企業。”萊州市環保局局長姜旭東說,萊州在對傳統的石材行業進行轉調升級的整治方案中,啟動了石材整治百日會戰。
對于繼續違法排污的企業,萊州市采取了鐵腕政策,僅僅石材企業中,就對9名企業主采取刑事拘留的強制措施,起到了極大的震懾作用。
“按照要求,我們實行7部門聯合驗收的政策,包括環保、國土、水務等部門,驗收小組對包括粉塵、水、噪聲在內的15項標準要求進行驗收,全部驗收合格后,方可復工。這樣才能讓那些不具備環保和生產條件的小廠離開這個領域,加快石材行業的轉型升級。” 姜旭東告訴記者。
由于石材行業沒有具體規范的行業內標準,所以亂象叢生,小作坊較多。而隨著環保檢查力度的加大,這些小作坊小企業將不得不選擇另謀出路,而萊州市石材行業也在依據自身的優勢,制定本行業內的操作規范和行業標準,讓真正保護環境走生態路的企業做大做強。
“這些大動作對于我們萊州市而言可謂‘傷筋動骨’,特別是對于一些傳統產業,但是陣痛是肯定的,我們還要從長遠考慮,保護好青山綠水。”環保局局長姜旭東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