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山東省的石材開發歷史悠久,憑借其石材資源豐富、品種繁多、品質優良、交通便利的優厚條件,成為中國石材行業的產銷大省,在石材業形成了與閩、粵三足鼎立的格局。20世紀90年代末期,是山東石材工業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山東石材工業通過企業的改制、改造,真正進入了一個以市場為導向,堅持科學發展觀,依托資源、開放市場、形成規模,積極參與國際大市場競爭的新時代。如今,山東的石材工業已經駛上了快車道,興建了一大批石材開采和深加工基地,從而帶動了整個行業的快速穩定發展。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令邁步從頭越”。堅毅、執著、勇于創新的山東石材人正朝氣蓬勃地為山東石材工業的第二次創業而努力拼搏著。
山東省石材礦山資源與特征
山東省石材資源豐富,花色品種繁多,大理石、花崗石儲量大、分布廣、品質優。現已開發的品種多達110余種,其中花崗石90余種,大理石20余種。分為紅、白、黑、綠、灰、黃、花色七大類。目前,全省己開發的石材礦山有316處,大理石礦山37個,花崗石礦山270余個。已探明花崗石儲量280億m3,年產荒料約500萬立方米.形成了中國石材荒料的主要供應基地,支撐了山東石材工業的快速穩定可持續發展。石材資源主要分布為:
1、青島地區的“平度白”、“澤山紅”,荒料年產量約為15萬m3;
2、煙臺地區的萊州、招遠、牟平、海陽,以“櫻花紅”、“芝麻白”(山東白麻)、“珍珠花”、“牟平白”、“黃金麻”、“海陽紅”為主,荒料年產量約120萬m3;
3、日照地區五蓮縣、莒縣荒料年產量約270萬m3;
4、臨沂地區的平邑、蒙陰、莒南,以“將軍紅”、“孔雀綠”、“白金鉆”、“齊魯紅”、“粉花紅”、“海浪花”、“紅、黃、紫砂巖”為主,荒料年產量約在15萬m3;
5、威海地區的榮成、乳山、文登,以“石島紅”、“文登白”、“中磊紅”、“文登扶”、“乳山白”、“乳山青”為主,荒料年產量約15萬m3;
6、濟寧地區的汶上、泗水,以“銹石”、“魯灰”為主,年產荒料約為10萬m3;濟南地區的華山、長清、章丘,以“萬山紅”、“柳埠紅”、“濟南青”、“章丘灰”、“章丘黑”、“墨玉”為主,荒料年產量約5萬m3;
7、其他地區如“鉬錸灰”、“山渣紅”、“萬山紅”、“山亭綠”、“泰山紅”等品種,荒料年產量約在10萬m3。
來源:花崗巖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