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11月7日下午,由石善班一期朱少華、周曉遵、蔡煌誼、鄭輝章等班委們倡議發起的非正式論壇“石材人,憑什么活下來”在海西智慧石代舉行。南安石材工業協會會長王清安,中民石材產業集團董事長邱尚啟,廈門大學管理學院EDP中心副主任劉端填老師,石善班一期、二期、三期、五期、六期成員,以及石材同行等近百名石材人齊聚一堂,共同就“石材人,憑什么活下來”議題各抒己見。論壇由石善班一期黃曉銘主持。
▲一期黃曉銘
在消費升級帶動行業和產業升級的同時,更多的石材企業開始感到不適,有的主動求變,有的被動應戰,也有的正在觀望。而作為引領石材行業發展力量之一的石善班,他們選擇的是勇于面對,并且抱團發散思維,力求更加準確的把握行業發展趨勢,幫助石材同行尋求生存之道。
▲南安石材工業協會會長王清安
在新經濟環境背景下,石材行業正面臨著傳承與創新的雙重使命,在這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時間,而年輕就是無形的資產,希望大家都能做到不再賤賣石材及其產品,而是通過把石材人和石材企業集中起來,站在全行業的大方向去抱團發展和集中發力,共同把石材的亮點、創新和工藝全面的展現出來。
▲三期蔡英偉
石材人都知道企業需要形象,同樣的,石材產品也需要顏值。石材的顏值需要從養護著手,而且必須在應用的設計環節中就去重視,才能提高石材的顏值和使用的安全。
▲三期王長虹
石材人活下來的根本是,你能不能為用戶、用行業提供價值,同時你的價值能不能“被需要”,因為活下來就必須先讓自己成為別人的一部分。通過打造利益共同體、事業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讓自己一直“被需要”,才能一直活下去。
▲六期陳煥彪
確立品牌發展戰略,才能打造核心競爭力,才能保持吸引力。現在石材行業的同質化競爭非常激烈,不僅侵蝕了石材行業的整體盈利水平,也惡化了石材行業的競爭環境。我們很難阻止別人模仿,但我們可以打造差異化的品牌發展路線,從而保證自身企業的持續發展和企業形象。
▲一期蔡棟梁
強強聯手,搭建平臺,讓礦山、房地產、石材企業三者無縫對接,通過石材互聯網信息通信技術,讓石材行業形成全新生態,促使石材行業實現快速的升級換代,并以石材大數據引導企業精確發展。
▲二期李妙連
充分發揮石材的藝術屬性,通過文化創意與讓石材從硬裝走向軟裝,同時結合木材、鐵、金、銅等各種材質,去增加和豐富石材的廣泛應用。只有讓石材成為文化、藝術和智慧的代名詞,才能拉近消費者與石材的距離,也才能讓消費者更容易接受石材產品。
▲二期蕭季枝
從礦山源頭做好開發規劃,和經銷商做優產品運營,支持加工廠做好創新應用,對用戶做好服務。
▲三期姚昌貴
石材行業的發展速度太快了,以至于迷失了石材原有的真諦。我認為石材產品是其次,因為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最重要的是通過服務進而為用戶創造更多的滿足感和可信賴度,這才是石材人最應該重視的石材附加值。
▲六期劉文嘉輝
石材人一定會活下來的,因為石材是剛需,而且隨著時代與科技技術的發展,石材的應用正在不斷地增加,因為石材有著非常強大的生命力。所以我們要做的是如何進一步把石材傳遞給更多需要和喜歡石材的群體當中去,我個人認為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把閑置的石材產品家居化,增加用戶的產品體驗。
▲六期李擇陽
石材最大的賣點是獨一無二,但是我們并沒有很好的將其有效轉化,因為石材人很少會去思考消費者到底要的是什么?因為更多的石材人都陷入了不斷循環的價格戰中。其實消費者要的就是一套完善的服務方案,只要能讓石材更好切割、更好鋪貼、更好養護,消費者就沒有理由不選用石材。
▲一期陸海鷗
石材人活下去的核心是進化,時代在進步,石材行業也在不斷發生變化,而這一過程中,石材人也需要根據不同消費群體的不同需求去做出相應的改變,如果石材人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那么在時代演變和消費理念的進化中,就只能被淘汰。
▲一期劉濤
石材人要用發展的眼光不斷精進和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不能再以“石材是天然”為借口,而是端正態度去面對石材天然的特殊屬性,以更加自信、不懈努力的精神去打造出滿足消費者更高層次的創新產品。
▲六期張建忠
石材人要學會用“四看”來規劃未來的發展方向,一是看產品,二是看客戶,三是看同行,四是看國家政策。
▲一期朱少華
“溫水煮青蛙”的故事大家都聽過,希望大家以此為戒。時時注意大環境的改變,多學習、多警醒,因為太舒適的環境往往最危險,石材人習慣的經營模式,也許就是最危險的經營模式。
▲中民石材產業集團董事長邱尚啟
石材具備傳承的價值,通過石善班,可以讓石材人活得更精彩。
主動求變與被動應戰本質上是趨同的,都是基于對行業競爭環境和趨勢做出的反應。在這樣的背景下,石材人更需要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因為石材行業未來的競爭會是多元化的競爭,石材行業的服務形式也將越來越多樣化,而利益捆綁和整體服務意識及服務能力的提升,都將決定石材企業能否很好的活下去。
現場照片
來源:天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