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隨著社會的發展,公墓正向園林化、藝術化的人文紀念園方向發展,同時過去那種千篇一律的“某某之墓”式的墓碑,已不能滿足部分人的心理需求,他們對墓碑的設計提出了個性化的想法。于是,墓碑設計師這個行當應運而生。日前,記者采訪了雨花功德園墓碑首席設計師程亞萍,聽她講述如何讓墓碑更個性、更環保的故事。
設計墓碑前,和逝者家屬充分交流
程亞萍今年32歲。她大學里學的是平面設計,同學畢業后多數從事室內設計、廣告設計、動畫設計等,只有她從事了一項很特殊的行當:墓碑設計。
“我把墓園當公園,把每一塊墓碑都當作一件藝術品去設計。”程亞萍告訴記者,在設計之前,她會先了解逝者的背景,如年齡、愛好、特長、成就等相關信息。在和逝者家屬交流時,他們有時會和設計師說很多逝者生前的故事。“這時,我就從家屬的講述中去抓住某些細節,再去捕捉他們的心理需求。”程亞萍說,然后她和家屬商量墓碑的外形、石材選擇、墓碑雕花、字形字體等,有些墓碑還會對其周圍環境進行設計。
設計玉蘭花墓碑,紀念遺體捐獻者
在功德園,程亞萍帶記者參觀了幾塊墓碑。在一座紅色的玉蘭花狀墓碑前,程亞萍介紹,這是她為5歲的遺體捐獻者龍龍設計的。2006年,5歲的龍龍在腦死亡、心臟尚未停止跳動前,他的父親決定捐出兒子遺體,后來用兒子的器官救了4名病人。
“龍龍生前活潑可愛,喜歡繪畫、唱歌,喜歡小動物,他是一家人的開心果。”程亞萍說,“一個小生命的消失讓我深感痛惜,龍龍父親的偉大愛心讓我感動。和家長交流后,我打算將這個小生命化為一座綻放的玉蘭花。”程亞萍選用了紅色花崗巖來做墓碑,紅色是龍龍生前最喜歡的顏色。碑體采用高浮雕技藝雕刻成玉蘭花狀,主碑上是一張孩子笑臉的照片,旁邊刻著“生命似花常艷”。
在一座莊嚴肅穆的墓碑前,程亞萍介紹,逝者是一名德高望重的書法大師,硯是老先生生前的最愛,程亞萍設計的這塊墓碑遠觀就似一方精致的硯臺。主碑選用的是自然形態的泰山石,上面雕刻有兩個燙金大字“唯實”,這兩個字是老先生生前親自題寫。這個設計為老先生的家人和友人所稱贊。
為節省土地,設計出“雨花石墓碑”
“目前選用個性化墓碑的僅是少部分市民,將來也一定不會成為主流。”程亞萍告訴記者,隨著土地資源的日益減少,我市墓園的開發空間變得非常有限。因此,將來節地式公墓是方向,程亞萍因此設計出了省地的雨花石墓碑。
“我們為逝者保留名字和生歿年月,并刻在一塊小小的雨花石上,占地僅僅為巴掌大小。”程亞萍說,今年功德園推出大型節地生態葬區,她進行了大膽布置,小橋流水,亭臺樓閣,移步換景……這是一種江南庭院式的景觀安息區。“即使沒有傳統的墓地那么大,但長眠在這樣的環境下,既讓逝者有尊嚴,也讓其家屬得到慰藉。”該生態葬區受到了很多市民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