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內蒙古鑲黃旗是我國重要的石材產區,石材產業為當地經濟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但由于石材礦山的特殊性,多年來存在小、散、亂的現象,較大影響了當地自然環境。目前,全旗正在致力于露天礦山地質環境綜合治理,加快綠色礦山建設。8月18日,鑲黃旗召開了露天礦山地質環境綜合治理暨綠色礦山建設推進會,對前期工作進行通報、總結,對下一步工作任務提出了要求。會上,中國石材協會和內蒙古地勘九院專家就17日現場調研考察情況提出了建議,并指導鑲黃旗綠色礦山建設和產業發展規劃。
會議開始,由陶力古爾副旗長通報了近期全旗露天礦山地質環境綜合治理情況,并對下一階段的任務給出了“時間表”和“路線圖”。會議最后,由達布希拉圖書記進行總結,他在講話中指出,各有關部門和各礦山企業:要認清形勢、提高站位,切實增強抓好礦山地質環境綜合治理的責任感緊迫感,建設綠色礦山,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工作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動全旗礦業經濟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堅決筑牢這道祖國北疆生態安全屏障和萬里綠色長城;要明確任務、突出重點,強力推進露天礦山恢復治理,加大綠色礦山建設力度,加大對不履行治理義務礦山的懲戒力度,如期高質量完成礦山環境綜合治理任務;要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堅決扛起生態環境保護的政治任務,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者”要求,加強日常調度、業務指導、督促推進和驗收考核,確保露天礦山地質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取得實效。
專家組發表了調研考察意見,認為通過前一段時間的工作,礦山排土場的整治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對排土場前緣采用塊石圍擋符合排土場建設的技術要求,礦山總體散亂的面貌得到了一定的改觀,礦容礦貌整體較為整潔美觀,礦山企業對綠色礦山建設的認識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專家組提出了礦區實際開采范圍與與采礦證批準范圍不一致、排土場建設不規范、部分礦山道路脈絡不清晰、礦山標志\標識牌設置內容不全\制作不規范、礦區道路未種植樹木、資源綜合利用較差等問題。建議礦山企業要加強對綠色礦山建設相關規范的學習及綠色礦山工作的重視,有關部門盡快核查采礦范圍與采礦許可證不符的問題,依照邊開采、邊治理、邊恢復的原則盡快對應綠化的區域選擇合適的物種復綠,加大采場的整治力度,加強規范開采,根據礦石特征提高碎石邊角料的利用率,加大、加快整合力度,優化礦產資源開采,從根本上解決小散亂的問題。
專家組由中國石材協會副秘書長孫衛星、礦山委員會專家林玉華教授,內蒙古地勘九院專家荊勇河副總工、沈國珍副總工、孫曉東經理組成。孫衛星代表協會就石材產業健康發展的意義、綠色礦山建設的內涵和評估流程、石材礦山的規范開采和礦山安全管理、石材礦山資源利用、協會和鑲黃旗加強聯系合作問題進行了交流。
鑲黃旗其他政府領導和自然資源、工信、生態環境等部門負責人及全旗60余家礦山企業法人參加了會議。
注:石材礦山“十化”:礦權設置合理化、礦山開采合法化、資源利用高效化、開采方式科學化、生產工藝先進化、采礦作業清潔化、礦山管理規范化、生產安全標準化、礦區社會和諧化、礦區環保生態化。
附:為進一步加強內蒙古自治區礦山環境治理,加快礦業轉型和綠色發展,打造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結合自治區實際,日前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制定印發了《內蒙古自治區礦山環境治理實施方案》。
圖解: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自治區礦山環境治理實施方案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