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8月27日下午,知識產權如何助力企業乘風破浪暨《中國石材切割裝置專利分析白皮書》發布儀式在世界石都水頭圓滿舉行,海恩德機電、盛達機器、正能機械、益和石材磨具、黑旋風鋸業、嘉石通石材工具、環球石材磨料、百信石材工具、國陽磨具科技、和天金屬粉末等多家石材機械上下游企業參加。
本次活動由“知創福建”福建省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國家技術轉移海峽中心裝備智造分中心指導,福建省裝備制造業知識產權聯盟、泉州市裝備制造業協會、南安市石材機械輔料產業聯合會聯合主辦,裝備智造人才之家、海恩德機電聯合參與協辦。
在過去 40 年間,我國石材產業通過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和自主研發,完成了從跟隨到追趕的轉變,技術裝備水平顯著提高,新型工藝及技術裝備已成為石材企業的主力裝備。中國石材企業未來的技術布局在哪里,我們與國外企業的差距在哪里?
為進一步助力石材機械裝備發展提升,了解國內外技術的迭代升級,在福建省裝備制造業知識產權聯盟指導下,泉州市裝備制造業協會聯合泉州市文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發布了《中國石材切割裝置專利分析白皮書》。
▲文華專利總經理陳雪瑩(左一)、廈門大學知識產 權研究院兼職碩士研究生導師曾煥新(右一)向組織機構及企業代表贈予白皮書
發布會會上,邀請白皮書研究人員——新華國際知識產權管理顧問、廈門大學知識產權研究院兼職碩士研究生導師曾煥新就研究報告作詳細解析。
▲曾煥新老師分享解析白皮書
本次白皮書檢索日期截至2020年6月5日,經檢索得到中國石材切割裝置相關技術專利申請共計12933件。其中發明授權1316件,占比10.18%;發明公布3052件,占比23.6%;實用新型8565件,占比66.23%。
中國石材切割裝置相關專利主要集中在福建、江蘇、浙江、廣東、山東等省市。其中福建省申請量最多,申請總量達1667件。根據專利檢索分析,日本企業三星鉆石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申請量最多,為122件,其余申請人均為中國本土創新主體。排在第二位的山東大學作為唯一進入榜單的高校,值得企業特別關注該高校相關專利。
▲中國石材切割裝置專利前十五申請人
其次,入選中國石材切割裝置領域前十五申請人的福建企業有:泉州市海恩德機電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福建盛達機器股份公司、福建省南安市巨輪機械有限公司、福建省華隆機械有限公司、泉州市佳能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從專利分析中可發現,從“十二五”開始,我國建材行業進入“創新提升、超越引領”階段,不斷縮短與世界石材發達國家的差距。期間,發明專利申請量出現了大幅度的增加,但同期技術發明授權在減少。說明技術重復度太高,企業扎推在技術應用層面的改進,在底層基礎性研究方面較為匱乏。曾煥新建議,企業的研發人員還可以充分研究國外失效專利,通過專利分析挖掘本領域新的技術角度和空間,布局新技術專利。
“1件日本專利,在權利要求方面提出了260多項保護。”中國石材切割裝置專利主要技術集中在切割鋸片、工作臺、鋸頭等方面。通過分析專利權利要求數量可見,專利平均權利要求數量較少,僅在磨削領域,專利申請權利要求數量相對較多。企業對專利的權益要求低,就無法在專利端體現出保護價值。
▲“知創福建”福建省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運營副總經理檀元劍公布“中國石材切割裝置專利TOP10”名單
為推動行業高質量專利發展,福建省裝備制造業知識產權聯盟為海恩德機電、盛達機器兩家成員企業頒發“中國石材切割裝置專利TOP10”榮譽證書。
▲泉州裝備協會秘書長張躍良(左一)、南安石材機械輔料聯合會秘書長李孫逵(右一)分別為盛達機器、海恩德機電企業代表頒發榮譽證書
隨后,海恩德機電陳鵬奇向與會人員介紹了公司的專利發展及管理情況。海恩德機電是國內石材機械龍頭企業,其中礦山鋸單品占據市場40%左右的份額。
▲海恩德機電陳鵬奇分享公司專利發展及管理情況
作為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工業企業知識產權運用試點企業,海恩德機電現已授權專利數量120件,其中發明專利26項。2020年,公司已申報待批專利54項。據陳鵬奇透露,目前公司正參與申報高價值專利組合項目,未來將構筑相關專利池。最后,部分與會人員現場參觀海恩德機電生產及組裝車間,以及石材機械輔料展貿城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