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牛年已到,元宵節已過,各個石材企業已陸續開工了。石材行業又迎來了每年一輪的招聘高峰期,招聘廣告布滿微信朋友圈:招兵買馬,英雄留步,我們都是追夢人。各大人才網站也涌現大量的招聘信息,比如水頭人才網等等。由于企業招聘需求旺盛,從去年開始,中國石材網APP也為企業免費開放了招聘功能。
招聘,對企業來說是促進企業發展,增強企業后勁力的一個重要手段,也是企業補充人員的最方便的方法,人力資源成本最少的有效率的武器。但這種被稱為“拿來主義”招聘的做法是否有益,是否利于一個行業的發展呢?在滿足自己企業人員需求的同時是否對另家企業造成傷害呢?
拿來不是壞事,有現成的拿企業可以省去諸多的麻煩。然而、你也拿、我也拿,大家都去拿,資源是有限的,再多的資源也經不起無限制地拿,總有一天被拿完的時候。當資源到了消耗完的一天,沒有拿的時候總么辦呢?石材行業人力資源的道理也如同自然資源一樣,當企業需要人力資源的時候,都采取“拿來主義”的方式,石材行業的人力資源總有一天枯竭的時候,枯竭了,到哪里去拿呢?又找誰要呢?
這令筆者想起二十多年前在環球石材集團工作的時候環球石材非常重視人力資源儲備人員的培養,成立了專門的培訓部門培養新員工。那個年代石材行業剛起步不久,那里有什么石材人才啊,一切都是從零基礎培養,通過人力市場招聘完全不懂石材的人進廠后用師傅帶徒弟的方式培訓,或由培訓部門安排師傅脫產培養,解決了當時環球石材發展中勞動力資源與企業發展壯大的矛盾。隨后隨著東成石材、佳廉石材、高時石材、康利石材集團,以及其它石材企業的相繼成立,各方企業從環球高薪挖石材人才,也未使環球石材集團感覺到人力資源的缺乏的嚴重性。因為環球石材集團重視了后備人才的培養,從全國的一些地方招來大中專院校的學生依靠傳幫帶的培訓方式培養了充足的人才,使工廠有了源源不斷頂替的的人員。張三走了,李四、王二成長起來了,形成“長江后浪推前浪”的人才梯隊,并沒有被來自全國四面八方的挖人才的兇猛勢頭所嚇倒,壓垮,相反為中國的石材行業發展培養了大量的石材人才,被同行譽為“石材行業的黃埔軍?!?。反觀現實,石材行業大多數的石材企業不會象當年的環球石材集團重視人才的培養,人才機制的建立,需要人力資源補充時只想到從其它石材企業高薪挖人,順手拿來。也不管什么社會道德,派人打入別人企業里去挖人,招聘廣告貼在別人廠門邊,以致于石材行業的人工工資不斷地水漲船高,使不少石材加工企業的人力成本很大,企業的營利很大比重被不斷上漲的勞動力成本吃掉,利潤率越來越薄。在人才越來越重要的今天,石材行業迄今為止還是沒有幾家石材企業重視人力資源培養,在人力資源的補充上還在流行那種“拿來主義”的模式,以高薪和優渥的待遇,特殊的福利挖他家的人才。石材行業在人力資源利用上如此發展和循環下去,必定出現人才青黃不接,“廉頗老矣,尚能飯否”,“老冀伏櫪、志在千里”的場景,在工廠看到的都是兩鬢斑斑、耄耋老者了。事實上石材行業也正在進入此種狀態,因為石材行業人才梯隊的建設太落后了,沒有幾家石材企業愿意花錢培養新人來接班,如此下去,十年后或不用十年,石材行業將缺乏大量的勞動力來從事石材加工,從管理人才到技術人才,從普通員工到懂專業高層管理者都將嚴重缺乏。這種現象目前已經突顯了。
企業人力資源的補充有多方面,何必去別人之處“拿”和“挖”呢?
(一)企業可以自己培訓
中國現在流行企業辦大學,培養企業發展需要的勞動力資源。華潤辦了華潤大學,華為辦了華為大學,類似華潤、華為辦大學的企業中國多如牛毛。而石材行業呢?企業辦大學的似乎好象還沒聽說,更沒見過(或許有,也許我孤陋寡聞)。十多年前水頭曾經沸沸揚揚地說要辦所石材學院,后來因各種原因擱淺了。這一現象反映了石材行業沒有充分意識到人才的重要性,沒有意識到石材行業正在進入人才老齡化階段,沒有意識到石材行業正在發生人才的斷層。長此以往下去,石材行業不重視人才的培訓、培養,企業不重視人才的培訓、培養,只管拿來,未來到哪里去拿來企業需要的合適的人才呢?企業辦學,培訓、培養企業缺乏的人才是企業長久穩定發展的一個重要人才戰略。華為、華潤辦企業大學的案例充分說明了這點。
(二) 企業可以委托培訓
企業可以就近尋找一些中?;蚵殬I技術學院,給予這些學校一些資金扶持,委托這些學校定向性地向企業需要的人才方向培養、培訓。例如CAD制圖人才、施工現場的放樣人材、施工現場管理人才,產品檢驗人才、設備維修人才很容易找到對口的院校來培訓。只是石材企業有沒有心去做這方面的事情。因為現在中國這種院校太多了,只是沒有企業去尋找那些有意向的學校實現企校的聯合培養,建立企校聯合培養的機制。這種企校聯合培養模式,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為了解決國有礦山、鋼鐵企業勞動力資源嚴重緊張的時候,不少的國有企業就采取了這種聯合辦學的方式,既解決了大量社會青年就業的問題,也為國有企業的發展補充了大量的勞動力資源。那時我工作的企業也承辦了一所地質學校,為自己,也為其它兄弟礦山培養了不少地質、勘探的勞動力資源。
(三)可以從一些大中專學校招聘
中國的大中專院校已經今非昔比了,數量在世界上也居于前列,每年培養的學生達千萬之多,石材行業可以利用大中專院校招聘一些學生來培訓。就象九十年代環球石材集團一樣,招聘幾批學生來培訓、培養,彌補了當時生產一線的勞動力不足,滿足了不斷擴大生產的需要。石材加工企業可以招聘一些學生,然后依據崗位的需要針對性地實行師傅帶徒弟的一對一培訓,使他們迅速地上崗。目前,南通石材城的一些石材加工企業采取這種模式。
早在上世紀1939年2月,偉人毛澤東在延安生產動員大會上針對根據地日益嚴重的經濟困難局面,提出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口號。隨后各根據地逐步開展了大生產運動?!白约簞邮郑S衣足食”的口號作為各根據地克服經濟困難,實現生產自給的努力目標。這個口號在解放后,當全國或某個地區出現經濟困難的時候,一直是黨和政府鼓勵人民生產自救的行動號令。我認為“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這句口號雖然歷經了如此長的時間,用在石材行業解決人力資源短缺的問題上也是很有借鑒作用的。企業與其四處挖人才、打人才競爭大戰,不如企業自己成立一個專門的人力資源培訓機構負責人才的培訓、培養,未雨綢繆,為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大力培訓、培養企業發展的儲備人才,解決企業發展戰略的人才后顧之憂。
古語道:求人不如求己。石材行業每年年底、年初的人才招聘之戰反映了石材行業人才短缺的局面已經出現,石材行業是到了重視人才培訓的時候了,再不重視人才培訓,石材行業的發展動力會因為人才的短缺而逐漸的減弱、衰退,直至消亡了。
石材行業招聘上的“拿來主義”應該休止了,石材行業已經到了企業自己該重視人才培訓、培養的時候了!
作者:晏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