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按照自然資源行業標準制定程序要求和計劃安排,自然資源部組織有關單位制修訂了《智能礦山建設規范》和《石材行業綠色礦山建設規范》兩項推薦性行業標準。現已通過全國地理信息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審查,擬公示后報部審定發布實施,現予公示,公示時間為5個工作日。
01
《智能礦山建設規范》
確立了智能礦山建設的一般原則,規定了在地質與測量、礦產資源儲量、礦產資源開發、選礦、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生態環境保護、協同管控方面實現智能化的基本要求。適用于金屬非金屬礦山、煤礦。
《規范》里提出智能礦山建設的總則為:
1、以實現礦產資源“安全、綠色、高效”開發利用為核心目標
2、應包括地質與測量、礦產資源儲量、采礦、選礦、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生產經營管理等內容。
3、應充分體現大數據、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與礦業交叉融合的行業特點,充分滿足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和裝備不斷深入應用于生產和管理過程的條件。
4、應建立廣泛分布、高度易用的決策支持體系。
5、應有健全的智能化應用技術規范與標準體系,應有專業化人才隊伍,保障智能礦山持續運行。
6、根據智能化技術和產品在礦山企業中的應用深度及廣度,按照單位應用、集成協同應用、整體應用將智能礦山分為三個智能等級。
7、應遵循因地制宜、統籌規劃原則,礦山企業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智能等級制定建設方案。
02
《石材行業綠色礦山建設規范》
文件規定了石材行業綠色礦山建設在礦區環境、資源開發方式、資源綜合利用、節能減排、科技創新與數字化礦山、企業管理與企業形象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文件適用于飾面用花崗石、大理石、石灰石、砂巖、板石等新建、改擴建和生產的露天礦山的綠色礦山建設。
文件指出,石材行業綠色礦山建設的總則為:
1、礦山企業應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相關產業政策,依法辦礦。
2、礦山應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遵循因礦制宜的原則,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實現企地和諧,打造智慧礦山。
3、礦山企業應以人為本,保障職工身體健康。
4、綠色礦山建設應貫穿規劃、設計、建設和運營全過程。新建、改擴建礦山應根據本標準建設;生產礦山應根據本標準進行升級改造。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