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走進肅南縣“祁連山奇石工藝廠”,記者看到,一個個千姿百態、妙趣橫生的“石頭”在陳列架上如同一幅幅異彩紛呈的圖畫,將你置身于奇幻世界,讓你美不暇接,奇思翩翩,流連忘返。提起奇石工藝廠創辦人——肅南縣紅灣寺鎮下崗職工王金錄,大家都會蹺起大拇指稱贊。
王金錄,是肅南縣群眾公認的“隆暢奇石家”,是第一個創辦“祁連山奇石工藝廠”的人。近年來,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勞實現了人生價值,用汗水鋪筑起自強不息的創業之路……
1989年,王金錄從新疆庫爾勒退伍后被分配到肅南縣黃金指揮部工作。工作沒幾年,因單位改制他下崗了。為了生計,他曾打過工,開過農家園,做過小買賣……由于經驗不足都沒有成。2006年,他參加了縣上舉辦的免費再就業培訓班。2007年,他干起了自己喜歡的事業——奇石加工。最初,他拿出家里僅有的8000元存款,自費到西安、酒泉觀摩,學習觀賞石打磨、拋光等技術,購買了奇石拋光設備,并在自家院子里建起了簡單的臨時加工點。走河灘、進山谷,選石料、精加工,多少個晝夜,多少滴汗水,終于在年底打磨出100多塊祁連奇石。加工過的奇石色澤艷麗,形態各異,紋韻和諧,手感細膩,一經推出就備受青睞。不久,有人花1000元買走了一塊“祁連墨玉”,在第一筆產品售出瞬間,他激動得流了眼淚。
嘗到創業甜頭的王金錄并不滿足于此,他又產生了創辦“祁連山奇石工藝廠”的想法。2008年,他和妻子四處籌資,找親戚、求朋友,申請貸款,籌到了12萬元,縣上幫助了3萬元的扶持資金,并在黃金指揮部大院內解決了370平方米的廠房。為提高奇石加工水平,王金錄不惜拿出家中所有積蓄,赴西安職業藝術學院、酒泉、嘉峪關等地考察學習,潛心研究加工技術,千方百計解決技術和管理難題,探尋奇石加工市場的廣闊前景。為保證產品質量、拓寬銷路,他利用一切機會推介產品,并承諾:達不到質量標準,得不到客戶滿意,一分錢不收。經過艱辛努力和無數次嘗試,去年,他的奇石工藝廠終于煥發出了“奇彩”——第一批產品出售了。目前,祁連山奇石工藝廠的產品在縣區內備受歡迎,還遠銷內蒙、新疆、青海、廣東等地。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今年,肅南縣作出了依托縣內豐富石材資源優勢,打造富有民族特色的石材加工業,培育一批奇石加工實用人才的決定。王金錄搶抓機遇,多次主動和有關部門溝通,要求利用自己有場地、設備、石頭打磨技術的便利條件,承擔石材加工人員的培訓工作,回報社會。目前,在他的奇石加工廠里已舉辦石材加工技能培訓班4期,培訓135人。在他的帶動下,該縣已有不少人從事奇石加工行業,一批批產品暢銷縣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