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曾經,“紅軍紅”花崗石、玄武巖等優質石材資源,讓滎經縣的石材產業蓬勃發展,一度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支柱。隨著落后產能被淘汰、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試點、環境保護等工作的推進,滎經的絕大部分礦山停止開采。
支柱產業被關停,當地老百姓要就業、要吃飯、要發展,怎么辦?近年來,滎經充分利用花崗石、花崗石尾礦、石灰石、玄武巖等資源富集的優勢,并通過資源整合、淘汰落后產能、加強資源管理等方式,開啟了一條從“傳統石材”到“新型建材”的轉型發展之路,傳統石材產業正在經歷一次蛻變。據有關人士介紹,滎經石材產業興盛于上世紀90年代初,但近30年間,都以粗放式開采、生產板材(墻地磚)等初級加工產品為主,產業鏈更是無從談起。
如今,在產業布局上,滎經依托花崗石、花崗石尾礦、石灰石、玄武巖、河道砂石五大資源,正構建“骨料-建筑構件-裝配式建筑-先進性材料”的完整產業鏈。同時,培育裝配式建筑、市政建材、新型石材、玄武巖纖維、微晶玻璃五大產業,打造從低端到高端的新型建材全產業鏈體系。滎經縣委書記李蓉說,按照規劃,這一產業鏈打造完畢后,連一塊廢料都不會浪費。
據了解,大熊貓國家公園范圍內所有礦區全部關停后,滎經對全縣資源進行了全面梳理、分析,認為靠著保護區外僅剩的幾家擁有采礦權的企業和以前的尾礦,仍然可以發展。但是,發展思路必須轉變。滎經最終決定,立足豐富的礦產資源和電價低洼等優勢,發展以新型建材為主導的工業產業;拿出寶貴的“大田壩”建立經開區,建立閉合的全產業鏈。
滎經經開區中的相關企業結合滎經豐富的花崗石尾礦、固廢,以及勞動力資源、電力資源等優勢資源,引進了德國的高精生產設備,主要研發、制造透水磚等混凝土制品。這不僅可以讓當地的尾礦、固廢變廢為寶,而且生產的透水磚等新型產品,也符合國家提倡的海綿城市建設要求。整個流程,也體現了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的理念。
在滎經經開區新型建材產品陳列廳里,上百種以當地石材為原料生產的產品,不僅有水晶白瓷面板、花崗巖亞洲紅燒面板等板材,還有象棋、圍棋棋盤等產品,而且板材產品上的圖像有凹凸質感,遠看就和裝裱后的照片一樣。滎經的新型建材產品,不僅朝著多樣化方向發展,而且還向著精細化、藝術化方向邁進。
▲新型建材產品制作的圍棋棋盤
當前,滎經聚焦“建設成渝地區綠色新型建材產業基地”,啟動實施裝配式建筑、精品石材兩個百億產業培育計劃,并爭創全省、全國“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和“裝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產業基地”,推動石材產業鏈往高端方向延伸。同時,統籌發展新型石材涉及到礦山開采、精深加工、裝修和運行維護等全產業鏈,促進產品的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信息化生產。
據悉,滎經豐富的資源和優惠的電價,也是不少新型建材企業選擇到此投資興業的重要原因。
“在發展過程中,我們還探索新時代礦山資源開發與生態保護的綠色平衡,加快推進全縣現有77家小型石材加工企業進一步轉型升級和資源整合,集中力量打造滎經石材品牌。”滎經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唐安萍表示,滎經還要將原有的廢料“變廢為寶”,通過技術創新手段,不斷豐富石材資源綜合利用方式,促進滎經縣工業經濟轉型發展、創新發展、跨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