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自2020年以來,以砂石為代表的礦權一片火熱,以交通、電建和水泥為龍頭的國企央企紛紛搶奪礦權,而中小私營企業在這一輪競爭中不僅沒有優勢,而且已有采礦權證到期面臨延續不了的局面。中小私企礦權到期為什么可能延續不了?為什么?怎么辦?
一、中小私企礦權到期為什么可能延不了?
1.產品附加值低產值低
以非金屬礦項目為代表的中小私營企業,大部分處于破碎研磨粗加工砂粉階段,產品附加值低,產值低。一般年產幾萬幾十萬噸,年產值幾千萬為多,年產值過億的不多,砂石企業由于規模大,年產值過億的相對多。
2.稅收少
以非金屬礦項目為代表的中小私營企業,由于產品附加值低,產值低,再加上部分產品銷售不需要開發票,因此向政府繳納稅收少,一般年繳納稅收幾萬或幾十萬,繳納幾百萬或幾千萬的少。
3.帶動不了本地就業
非金屬礦礦山大多位于偏遠山區,礦山開采和加工作業條件相對惡劣,本地年輕人不愿意干,大部分為經濟條件不好的外省務工人員。以非金屬礦為代表的中小私營企業,大多為家族企業,就業人數少,一般為幾人或幾十人,帶動不了本地人員大幅就業。
4.安全和環保問題突出
以非金屬礦項目為代表的中小私營企業,基本沒有規模,安全投入少,環保投入更少,因此安全和環保問題突出,比如礦山的臺階式開采、綠色礦山建設、運輸的灑水避塵、工廠的粉塵治理等不過關,給主管部門監管造成巨大壓力。有主管部門領導曾說過,最怕礦山或加工廠半夜12點后打電話,猶如半夜驚魂,或懸在頭上的利劍,睡不好覺,根本不能安心工作。
既然以非金屬礦項目為代表的中小私營企業礦權,不能給政府帶來產值和稅收政績,解決不了當地的就業問題,反而給政府安全和環保監管帶來麻煩,而且有的是大麻煩,尤其是每年的中央環保督察,礦山開采和加工廠環保運輸等是群眾投訴熱點,中小私企礦權到期可能不再延續理所當然。
二、國企央企為什么好拿礦權?
1.規模大產值高
以非金屬礦項目為代表的國企央企,動輒年產幾百萬或幾千萬噸,如廣東肇慶封開縣2007年引進華潤水泥石灰巖項目,建成6條生產線,熟料產能達到1080萬噸/年,水泥產能達到1200萬噸/年,封開不僅成為華潤水泥規模最大的單一熟料水泥生產基地,也成為目前規劃中全球最大的水泥基地之一,年產值達70億元。國企央企礦業項目規模大,產值高,這是中小私營企業礦業項目望塵莫及的。
2.稅收可觀
以非金屬礦項目為代表的國企央企,每年為政府創造稅收高,如華潤水泥封開石灰巖項目,2020年稅收達10億元。2020年封開縣又與華潤水泥投資有限公司簽訂了華潤建材產業園項目框架協議,擬投資總額200億元,預計投產后產值達150億元,實現稅收收入30億元。國企央企礦業項目能為政府創造可觀稅收,而中小私企礦業項目稅收相比少得多。
3.大幅帶動本地就業
以非金屬礦項目為代表的國企央企,大幅帶動本地就業,華潤水泥封開石灰巖項目帶動本地就業400人。此外,項目配套建設10個2000噸級深水碼頭、6座0.9萬千瓦余熱發電站和48公里的皮帶運輸線,促進封開地方經濟發展。2020年封開縣與華潤水泥投資有限公司簽訂的華潤建材產業園項目,預計帶動本地就業1000人。與中小私營礦業項目幾個或幾十人就業相比,國企央企礦業項目帶動本地就業和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效果大得多。
4.安全和環保問題不用政府操心
以非金屬礦項目為代表的國企央企,有資金,有安全生產和環保責任擔當,當仁不讓進行綠色礦山建設、安全生產和環保投入,無論礦山還是生產廠區整潔有序,是當地礦山開采和生產加工參觀示范企業,相關監管部門和領導不僅不擔心安全和環保問題,而且還是安全和環保監管優秀成果企業,不操心有政績。即使偶爾安全和環保有問題,國企央企也能迅速解決問題,而不是中小私營企業考慮資金和投入成本,因小失大,小問題變成大問題,讓監管部門費心。
既然以非金屬礦項目為代表的國企央企,能給政府帶來產值和稅收,解決當地就業問題,不用相關監管部門操心安全和環保問題,促進地方經濟大發展,國企央企好自然而然好拿礦。
三、中小私營企業想延礦權怎么辦?
1.做大產值多交稅,安全生產抓環保
中小私營企業想要延續礦權,必須做大規模,或改變以低端砂粉低附加值產品為主的產品結構,向深加工高附加值產品為主轉變,大幅提升產值,向地方多交稅,而不是偷稅漏稅;加大安全生產和環保投入,確保礦山開采和生產加工安全環保,讓政府監管部門放心,成為當地的明星企業,礦權自然好延續。否則,沿著老路走下去,礦權怎么能延續?
2.抱國企央企大腿
主動與相關國企央企接觸,尋求與國企央企合作機會,或與國企央企成立合資公司,借助國企央企力量延續礦權,而不是束手無策,坐等礦權到期,致使經營幾年或十幾年乃至幾十年的事業因沒有礦山而武功全廢,悔恨落淚!
版權聲明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