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為加快推動隨縣石材產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受隨縣縣政府委托,12月22日~25日,中國建筑材料工業規劃研究院副院長蘇桂軍、石材產業研究院執行院長李俊松、材料藝術與科技文化交流合作中心主任韓婕、石材產業研究院曾俊超一行四人對隨縣石材產業進行現場調研,實地考察當地石材資源開發利用情況,參加產業發展座談會,廣泛聽取各方意見,為下一步的隨縣石材產業的綠色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出謀劃策。
隨縣石材產業始于2006年,興于2009年隨縣建縣之后,是新隨縣白紙繪藍圖的重要產業支撐,經歷屆隨縣黨委政府共同努力,至今已成長為兩百億大產業集群。隨縣石材資源以飾面用花崗巖為主,主要分布在隨縣北部的吳山鎮和萬和鎮,礦區面積216平方公里,已探明礦石量6.42億立方米、荒料量2.63億立方米。
石材品種以“黃金麻”和“芝麻白”為主,具有色差小、出材率高、耐壓強度大、吸水性小的優點,深受市場歡迎,鼎盛時期隨縣石材已占全國石材市場的20%,“黃金麻”品種更曾占全國石材市場80%的份額。經過多年的發展,隨縣石材產業已經形成吳山、萬和二大石材工業園,共擁有礦山開采企業19家(實際開采15家),配套建設石材加工企業162家(萬和87家、吳山73家),累計投資150余億元,具備年開采800萬立方米荒料、加工2.4億平方米板材的生產能力。配套發展石材銷售市場主體50家、運輸物流市場主體3000家、餐飲商貿80家、機械修理等服務業市場主體20家。
在大力推動低碳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背景下,隨縣政府高度重視石材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為全力落實推進規劃調研及編制工作,12月24日下午,在隨縣萬和鎮金昌工業園會議室召開了由隨縣石材產業管理辦公室和隨州石材商會牽頭組織,中共隨縣縣委書記陳良、隨縣石材產業管理辦公室主任劉楚成、隨縣應急管理局局長冷海波、規劃院副院長蘇桂軍、隨州石材商會會長吳國勇和當地石材開采加工企業代表以及規劃院產業規劃編制組成員等參加的隨縣石材產業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規劃編制座談會,會議由隨縣石材產業管理辦公室主任劉楚成主持。
會上劉主任簡要介紹了全縣石材產業規劃編制的背景、目的和意義,對規劃編制提出了具體要求,并希望規劃院對隨縣石材產業下一步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提出寶貴的指導性建議。
蘇桂軍副院長表示,現如今全國經濟發展處于新時代、新階段,對于隨縣石材未來的發展就要有新格局、新方向和新思路。近年來,隨州市隨縣政府不斷加大治理力度,礦山安全整治、生態環境恢復治理、園區改造提升,都已取得巨大成績,尤其是企業的生態環保意識得到了極大提升。
因而,在園區發展模式上,要采用資源開發與終端服務相結合的新模式進行發展,把流通交易和開拓終端市場結合起來,科學開發利用資源,培育石材工程服務能力,將數字化、智能化模式應用到礦山開采、產品加工和物流配套之中,同時打造自身的石材品牌,開拓市場,補充產業鏈,以市場引領為主,實現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使自身產品能夠得到更多客戶的認可。
陳書記表示,蘇院長的真知灼見給了他很大的啟發,同時結合前期在賀州、水頭和麻城考察的所見所聞,針對隨縣石材產業的綠色規范高質量發展,提出隨縣石材產業過去十幾年的粗放發展模式,造成資源浪費過度,環境破壞嚴重,加上疫情影響,石材產業發展整體受到較大沖擊,產業逐漸萎縮,因而為重振石材行業,保證全縣經濟發展,促進人群就業,減少勞動力流失,縣委經過對過往工作的反思,加上現有綠色礦山和園區建設取得較大成果,生態環境恢復取得明顯成就,當地企業發展思想有所轉變,決定按下石材產業發展的“重啟鍵”。
陳書記還指出,后續石材產業的發展定位要以綠色發展為主,發展方向采用資源開發與終端服務相結合的方式發展,進一步提高資源利用率,使其達到最大化,從而推動全縣石材產業的整體發展邁向最高峰。
會上其他參會人員針對行業發展均提出了寶貴的意見與想法,最終各方就規劃的編制方向及內容所涉及的核心思想均達成了一致意見。下一步,建材規劃院項目組將對隨縣石材產業發展的基礎、環境、方向、重點任務、實施路徑等進行深入的研究,早日出臺產業發展規劃成果,指導隨縣石材產業邁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