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德興是一座資源型城市,享有“金山、銅都、銀城”之美譽,主要以德興銅礦、中國黃金等大型國企來支撐整個礦山產業的經濟發展;同時,德興市的非金屬礦藏儲量也十分豐富,大安山礦區擁有飾面花崗巖礦山礦業權8km2,礦產儲量達3億m3,資源綜合利用值達3千億元以上。碳酸鈣產業礦石資源主要分布在黃柏、萬村兩地,已探明資源儲量3.46億噸,資源綜合利用價值200億元以上。
一、德興市非金屬礦產業的基本情況及市場前景
近年來,德興市委、市政府堅持“工業掛帥,決戰園區”,營造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環境下,著力推進非金屬礦山產業轉型升級,作為探索非金屬礦業發展的新路子。
石材產業方面,目前大安山區域共有石材礦山10家,石材加工企業15家,2021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87億元,納稅2323萬元。其中,由宏泰石集團公司實施的東部石材產業項目,2021年至今已投資37億元,計劃總投資100億元,規劃“五區三線”,打造“千億產業、百億產值、百年生態”綠色現代化石材循環經濟產業集群,正式投產后可實現年產值110億元、稅收10億元目標,新增就業崗位近萬個。碳酸鈣產業方面,產業園共占地面積3721畝,現有礦山企業11家,生產加工企業27家。其中,2021年黃柏園區已投產的13家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61億元,納稅2503萬元;萬村園區部分試生產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38億元,納稅324萬元。
二、存在的基本問題
總體來說,兩大產業的發展已經走上軌道,但在各行業主管部門、屬地單位的監督管理當中,發現了一些違法違規的不良現象,比如部分低小散亂非金屬開采加工企業過于追求利潤最大化,不顧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等要求,采取不辦證、不登記、不開票、不建帳等手段,在消耗大量電能、優質礦石資源的同時,造成了生態退化、粉塵污染、國家稅收流失、輔助行業管控不到位等等,社會群眾要求整治的呼聲十分強烈。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持續推進行業規范整治的背景下,在環保督察杠桿的撬動下,開展綜合治理工作,旨在不斷提升生態環境建設,規范全市非金屬行業秩序,促進行業發展,實現生態環境有效改善、行業發展持續壯大、經濟收入穩步提升。
三、非金屬行業當前面臨的經營困境及對策建議
由于房地產行業的投資萎縮及疫情的影響,對德興市的石材等非金屬行業的影響是明顯的。從調查現場看,以前各加工廠車水馬龍的情景不在,現場庫存了大量的原材料和產成品,原材料開采量大幅減少,生產加工開工不足三成,產品銷售價格近乎腰斬。且需求極度萎縮。保生存是當前一個時期,上述企業的共同呼聲。如何支持企業共度難關并交出一份出色的非金屬礦山綜合整治的答卷,是考驗當地黨委、政府執政能力的一個縮影。
調查認為:“提振信心很重要、綜合施策要及時、規范整改是基礎、開拓市場求生存、轉型升級是關鍵、抱團發展用合力、風險防控筑底線”,各單位、各部門、各市場主體要樹立同向發力,同向助力,向市場求生存、求發展的榮辱與共理念助力企業走出經營困境。
提振信心很重要:如何提振市場信心?首先,我們要做好政策宣傳,要將黨中央國務院的方針政策及時傳達、宣講。講清楚“房子是用來住的”對房地產行業的影響,講清楚各級政府把“房地產保供”作為當前保穩定、保生產的重要舉措,深入分析對當前石材市場的影響,讓市場主體看到可預見的市場前景,進一步提振信心。
綜合施策要及時:面對當前市場主體面臨的困難,除快速落實黨中央的各項決策部署外,還需對企業采取并出臺“一對一”式的幫扶政策,讓企業從經營困境中走出來,使其感受到黨委、政府的真心關懷,提升企業規范經營的行動自覺。
規范整改是基礎:規范發展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在市場不景氣的時期,開展規范整改應該是一個較好的時期,規避了市場風險的同時開展礦山、加工廠的規范整改、技術改造為下一波市場行情的到來積蓄產能,做好準備。開拓市場求生存:面對市場行情,各經營主體要主動出擊,不等不靠,開拓新的市場。如:農村市場,互聯網+市場,設計+市場等等,在當前,把活下來當成第一要務。
轉型升級是關鍵:當前德興市的非金屬行業的銷售產品還存在買原料、簡單初級加工產品,市場需求進一步拓展空間不大或因為房地產行業的萎縮而進一步壓縮了市場空間。當前市場情形下,急需產品轉型升級,開拓新的產品市場,搶占新市場高地,方能促進該市非金屬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用互聯網+等形式,從企業層面及政府監管層面筑牢抵御風險的防控底線,促進德興市非金屬礦山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讓非金屬礦行業成為德興市“再造的一個德興銅礦”,為“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治理優”的新德興提供堅強的經濟保障。
資料來源:國家稅務總局德興市稅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