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一、大理石地面常見通病分類和說明
1、空 鼓
大理石板材鋪貼后由于板材與粘結層,或粘結層與基層粘結不密實存在縫隙,我們稱為空鼓。空鼓,會導致石材松動邊角產生“呼吸”效應,降低地面石材承受力,當地面走人,搬物時因承受壓力過大,極易發生石材破裂。
空鼓,用小鐵錘輕擊可以檢查。根據《建筑地面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09-2002》中規定“凡單塊板塊邊角局部空鼓,且每自然間(標準間)不超過總數的5%,可不計。”
2、開 裂
大理石地面鋪貼完成后,由于受到各種內力原因導致的石材變形,出現裂縫,松動,不平整等,嚴重影響使用的現象。
3、缺邊掉角、板塊斷裂
顧名思義就是在石材鋪貼過程中,造成了石材邊口有缺失,板塊陽角不方正,板塊有斷裂的痕跡。
4、泛 堿
濕貼天然石地面在安裝期間,石材板塊會出現類似“水印”一樣的斑塊。石材板塊局部加深、光澤暗淡、板縫處析出白色結晶體且長年不褪,嚴重影響景觀的現象稱為泛堿現象。
5、接縫高低差較大
根據《建筑地面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09-2002》大理石面層接縫高低差允許偏差值為0.5mm,本質量問題嚴重影響美觀和使用效果。
6、紋路、色差大
天然大理石會存在顏色深淺的差別,有的大理石的紋路會有方向性,在施工時如果不注意顏色的排版和紋路的方向,則會出現有的板塊紋路有橫有豎,顏色有深有淺,影響美觀效果。
7、觀感度差
觀感度是一個抽象的概念,除了上面講的六點之外還包括三個方面:
1、材料本身由于凹陷,翹曲等原因拋光不均勻,石材施工后雖然四周平齊,但是逆光觀察會形成波浪。
2、縫格平直度較差,橫豎縫寬度不一致,十字縫沒有對齊。
3、板縫沒有灌縫或有遺漏,灌縫的水泥漿與石材的顏色不相同。
二、大理石地面常見通病成因及預防措施
空 鼓
地面石材空鼓主要原因及預防措施有以下五條:
1、溫度:
施工時溫度低于5度,水泥砂漿沒有完全硬化反應,導致水泥砂漿沒有達到應有的強度。
預防措施:
施工時及養護期間要保證溫度不能低于5度,氣溫低于5度施工時需要加防凍劑,加防凍劑一來成本高,二來溫度過低的情況下使用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這里要注意,養護期間的溫度保證很重要。
2、材料及配比方面:
水泥砂中的砂過細或者含泥量過多,或水泥參量太少。
預防措施:
材料及配比方面:水泥砂漿中砂,應選用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水泥,宜采用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其強度登記應在32.5級以上。
這里要注意,鋪地面的砂不能過細,不同品種不同強度等級的水泥是不能混用的。干硬性水泥砂漿的配合比是1:3,砂漿的干硬度以手捏成團不松散為宜,施工時注意對用水量的控制,當氣溫較高施工區域通風較好的時要適當加大用水量。
3、基層處理:
①、基層塵土、油污沒有清理干凈,導致結合層不牢固,或者結合層太薄厚度不夠;
②、基層過于干燥,地面掃漿時水泥漿沒有涂刷到位或者在石材鋪貼之前已經干燥,造成砂漿與素水泥漿結合層之間的粘結力不夠,形成空鼓。
③、石材完成面距離樓板基層厚度過大,粘貼后易下沉、空鼓。
預防措施:
①、基層應該徹底處理干凈,包括地面的浮土、灰塵、油污、落地灰等。
②、基層清理干凈后一定要澆水濕潤地面,最好施工前一天澆水浸泡,一來可以沖洗地面清掃不掉的灰土,二來可以防止掃漿后水泥漿里的水份過快被地面吸收導致水泥漿過早干燥,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
③、在大理石安裝施工前,應先檢查基層厚度的情況,對于基層厚度大于60cm的應預先澆筑混泥土墊層以防止下沉或空鼓。
4、施工工藝方面:
結合層沙漿未壓實,石材鋪貼后沒有敲打擊實。
預防措施:
①、切忌掃漿后不能隨掃隨貼(掃漿的水灰比為0.5 左右)。
②、板材鋪貼時,要將石材背面松動的背網清除,防止松動的背網阻隔了砂漿與石材的粘結。
③、砂漿要攪拌均勻,鋪貼前要先預鋪,預鋪時應注意砂漿鋪設寬度應超過石材寬度1/3 以上,并且砂漿厚度約高出水平標高3~4mm,砂漿要拍實、揉平、搓毛,這三道工序一道都不能少,切忌用砂漿遂鋪隨貼,正式鋪貼時,將板塊均勻輕擊壓實。
④、根據水泥的凝結特點,硅酸鹽水泥初凝時間不早于45分鐘,終凝時間不遲于6.5小時,實際上初凝時間在1~3h,而終凝為4~6小時。由此可知我們在拌制完砂漿之后,最好在1小時內全部用掉,以保證水泥的初凝時間。
5、養護方面:
養護期沒有結束,就上人走車,導致地面松動空鼓。預防措施:地面石材鋪貼后,養護時間最好不要少于7天,養護期間要分時段灑水保證地面濕潤,防止人員、推車經過。
開 裂
地面石材開裂主要原因及預防措施有以下三條:
1、地面基礎部分的沉降和撕裂導致地面石材開裂。
預防措施:
鋪貼大理石之前,對地面結構形式進行了解,觀察結構是否是剛體,有墊層的墊層是否空鼓,開裂。在建筑伸縮縫,沉降縫上面鋪設石材時,一定要按照圖集選擇相應的做法,該斷開施工的一定要斷開施工,切忌不可圖簡單,直接鋪貼。
2、理石的天然缺陷。
一些大理石存在著較多的天然缺陷,象裂縫,砂眼,疏松,夾生等。這些缺陷如果事先沒有較好的進行修復和彌補,那么一旦鋪設到地面上受到潮濕和一些有害的污染后它會率先在有缺陷的部位發生病變和破壞并由此擴延,像銀線米黃,金花米黃,啡網等。
預防措施:
①、在地面大理石用材的選用上,我們要根據石材的特性給甲方提出正確的意見,像木紋石等石材材質較松軟的石材,像金世紀米黃等石材裂縫較多的石材,就不易選作地面石材使用。
②、在進行石材鋪貼前,要對板面進行檢查,發現有暗裂紋、夾生等存在質量隱患的石材要剔除。
③、在大面積地面石材施工時,板塊與板塊之間最好留1~2mm的自然縫,不要完全密縫鋪貼,防止日后因溫差,石材內部水氣壓力等造成石材起鼓開裂。
3、外來的破壞導致地面石材開裂,包括施工技巧不當,使用期間承受的壓力過大。
預防措施:
在石材鋪貼時,要選用橡皮錘敲擊石材,敲擊力度合適,易輕力多敲,分散敲擊。使用期間的大理石地面,由于受到超過荷載的壓力,也會導致地面開裂,應該禁止,項目在竣工階段編寫使用說明的時候,應該作以說明。
缺邊掉角,板塊斷裂
地面石材缺邊掉角,板塊斷裂主要原因及預防措施有以下四條:
1、材料大板的品質差,工廠切割后就存在崩邊缺角的質量問題,修補又不到位,包裝不規范,車輛運輸途中損壞。
預防措施:
在確定石材品種不能更改的情況下,盡量選用優等石材,有必要到石材廠查看大板的質量,查看大板有無存在紋路的“暗縫”、大板石材孔洞的修補情況。
要求石材廠家提供的石材厚度要達標,規范廠家的包裝標準,入場前嚴格驗收,搬運時逐塊檢查。
預防措施:
石材裝箱時必須做好包裝工作:
同一部位一箱裝,每片石材之間應該用塑料薄膜隔起來;再將數片石材用包裝帶捆綁好;再將捆綁好的石材放入四周墊有泡沫墊的木板框里面。
最后將框蓋蓋起了,框蓋與底框裝訂牢固;在框架側面貼好經過過塑的送貨單,表格上寫明:箱數號碼,此箱石材每片石材的規格和數量。
預防措施:
材料到場后項目內部要組織工長、庫管、勞務班組以及搬運班組一同對石材質量進行驗收。
同一石材板塊的對角尺寸,誤差不得大于1㎜,石材的方正尺寸不得大于0.5㎜,石材的板面平整度不得大于1㎜,石材背切陽角的直邊尺寸為3㎜,陽角的角度為≤45°。
首批石材到場后,項目應該邀請甲方、監理一同對石材的質量進行確認、驗收。
石材質量的控制要從工廠選料、加工,運輸,驗收,搬運,現場看護全方位去控制。要求從項目質檢員,工長,庫管,勞務班長,包括材料搬運的小工,看護人員全員參與,確保每一塊石材從礦山到貼面工手上,沒有缺邊掉角,斷裂等瑕疵。
2、材料搬運方式不正確,堆放不規范,看護不到位,導致石材在二次搬運中磕碰,缺邊掉角、板塊出現“暗傷”。
預防措施:
①、大理石石質較嬌嫩,因此在堆放和搬運過程中必須細心保護:大理石直立搬運邊角著地時,要避免正面邊角先著地或一角先著地,以防止正面棱角受損傷。
較大的大理石板不宜平運,石材有暗和半貫通色紋時,應注意防止大理石由于自重產生的彎矩而破裂或有隱傷。
②、石材在二次搬運時,最好選用經驗豐富的工人搬運,有小工班組負責搬運的,要執行石材搬運交接制度,通過制度管理責任到人,提高工人的責任心。
③、石材在轉運及施工中的堆放要符合規范,板材應按品種、規格,等級或工程料部位分別碼放。板材直立碼放時,應光面向外,傾斜度不大于15度,長度不大于1.2米,高度不大于1.2米,地面及墻面應用木方加墊。大理石一般不易采用平壓放置。
④、石材在運轉過程中要注意成品保護工作,堆放石材的位置,應避開主要的人行通道,必要時做一下圍擋,防止過往人員,手推車搬運材料時對石材碰撞造成損壞。
3、施工時工人操作或保護不當,在石材切割、敲擊時導致缺邊掉角,板塊斷裂。
預防措施:
①、切割大理石前,要先先畫線,切割時要輕輕敲打劃線要留l~1 5毫米余量,以備磨平磨光之用;大理石邊角磨光時,要小心操作,要注意保護好大理石板的邊角。加工大理石時,要鋪上塑料墊、草墊或麻袋等加以保護,以防碰破面層。
中國石材網StoneSM資鼎行政部:
②、對于僅是缺邊掉角沒有斷裂的小問題石材,可以先把缺掉的石材歸位放好用美紋紙將表面貼住保護起來。一可以防止進灰塵、沙土,二在統一修補時也便于查找。
③、對于施工時斷裂的板材一定要先揭起來,待石材修復可行后再鋪貼。切忌鋪貼后再從留面層修補,這樣不但修補后縫隙粗大效果不好,而且還會造成裂縫處泛堿的問題。
4、成品保護不到位。地面石材養護7天以后通過覆蓋保護物,基本可以過人,走推車,但是在一些通道入口門檻石或工作面甩口交接處如果保護不當,很容易導致石材缺邊掉角。
預防措施:
地面石材養護好以后,要對通道入口門檻石或工作面甩口部位的地面石材,用水泥砂漿抹高做護角,再用木板保護,防止過人、走車、材料搬運的磕碰對石材邊的損壞。
泛 堿
首先對泛堿的成因作以講解。天然石材結晶相對較粗,存在許多我們肉眼看不到的毛細管,例如花崗巖細孔率為0.5%至1.5%,大理石細孔率為0.5%至2.0%,其抗滲性能不如普通水泥砂漿。
盡管花崗巖的吸水率只有0.2%至1.7%,但水仍可通過石材中的毛細管浸入到另一面。天然石材的這種特性及毛細孔的存在,為粘接材料中的水、堿、鹽等物質的滲入提供了通道。
粘結材料產生含堿、鹽等成分物質是滲入石材毛細孔產生泛堿的直接物質來源。其中主要是砂漿中析出的氫氧化鈣跟隨多余的拌和水沿石材的毛細孔游離入侵板塊。拌和水越多,移動到砂漿表面的氫氧化鈣就越多,水蒸發后,氫氧化鈣就存積在板塊里就形成了泛堿。而水是泛堿物質的溶劑和載體。
明白了泛堿的成因之后,我們知道目前石材鋪貼工藝是離不開水泥,砂子和水的,但是只要解決了水入侵石材板材的問題,就能有效控制石材泛堿的現象。
所以我們一般工程中使用的地面石材都是要求要做六面防護的,通過在石材板底涂刷樹脂膠,再貼化纖絲網格布,形成抗拉防水層,使石材表面封閉水汽不能進入,但是有的工程為什么還是會泛堿呢?
地面石材泛堿主要原因及預防措施有以下四條:
1、石材防護液涂刷不過關。
預防措施:
與石材廠簽訂合同時,首先要明板材確需要做六面防護,防護液應質量過關。
涂刷防護劑前,石材要保持干凈干燥。
涂刷遍數和涂刷厚度要達標,涂刷部位應該全面無遺漏。涂刷后,要做避雨保護。石材到場后可以抽樣澆水,做防護性能檢查。
2、現場施工時,由于板材斷裂或者裁割,破壞了原有防護的整體性。
預防措施:
現場施工時,要準備防護液。對于斷裂修復或者裁割后的石材應該補刷防護液,確保防護的整體完整性。
否則水分會順著石材的裂縫和疏松部位進入石材內部,使石材濕度加大,由此形成惡性循環,久而久之就會出現泛堿。
3、地面水過多,石材長期處于潮濕或被水侵泡的環境,導致水透過防護層侵入石材。
預防措施:
①、鋪貼好的石材如果處于陰暗潮濕甚至水汽很重的環境下,如無把握應先做樣板。
②、作業前不可大量對石材淋水。
③、地面墻根下應設置防潮層。衛生間、浴室等用水房間的地面如有石材裝飾,應作防滲處理。
4、部分石材由于石材本身質地較松軟或孔洞較大,被選用作為地面石材使用時,雖然施工前也做了六面防護,但是由于這類石材松軟、孔多的特性,即使做了防護,效果一般也不怎么好,水泥砂中的堿性物質會很容易析出。
預防措施:
通常遇到石材材質較軟的石材如法國木紋石,孔洞較多的石材如米黃洞石等,作為地面材料施工時,我們一般多選用白水泥代替黑色水泥。雖然白水泥的強度和粘度要比黑水泥差一點,但是二者材料成份的不同。
白水泥用于粘貼地面石材,通過石材背面刮漿,能夠對石材背面形成很好的密閉保護,而且石材與石材板縫之間的析出物,也會因白色而淡化,有效防止泛堿。黑水泥則不一樣。
接縫高低差較大
地面石材接縫高低差較大主要原因及預防措施有以下三條:
1、板材加工后平整度差,施工后導致一塊板出現三角平齊一角翹起或凹陷。
預防措施:
根據《建筑地面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09-2002》跟定,大理石地面面層表面平整度允許偏差為1mm;接縫高低差允許偏差為0.5mm。
板材細部的質量驗收,很難在材料進場時逐塊檢查。施工前工人首先要對板材進行方正度,平整度的再次檢測,對于不符合標準的要剔出,不能拿到什么板材就直接施工。工長向班組交底時,要強調此問題。現場質量員,工長要勤于巡查,善于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2、工人施工時,檢查工具不齊全,未嚴格按拉線對準,施工隨意,不能做到隨做隨檢查。
預防措施:
施工時采用試鋪方法,澆漿時稍厚一些,板塊正式落位后用水平尺騎縫擱置在相鄰的板塊上直到板面齊為止。
工人施工時,1米長水平尺,2米長的靠尺,5m長度以上的棉線必須要有,這是施工質量保證的必要檢查工具。現場施工時,工長和質檢員要勤于檢查,善于發現問題,及時要求整改,切莫到最后造成一種已成事實,不便整改的地步。
檢查的方法:
大理石地面平整度的檢查除了用常規的靠尺外,還可用太陽燈斜照地面的方法檢查,也可以利用
中國石材網StoneSM資鼎行政部:
太陽光線來檢查。
燈光和太陽光所照射到的地面區域,凡是石材高出旁邊一塊石材的,都會看到石材側邊是白色的,就是不平整造成的。這樣可以有效控制平整度,提高整體地面石材的質量。
3、養護期限內上人,存放或移動重物致使地面不平整。
預防措施:
大理石地面鋪貼完成后,在水泥砂漿完全硬化前,要進行必要的維護和養護。所謂的維護就是,禁止上人及存放或移動重物,防止外力導致施工平整的地面下陷,造成板塊高低起伏。嚴重的還會造成地面空鼓。
通常施工后2天內是絕對禁止行人通過的,這段時間項目要安排人員看守,或者做必要的封閉措施。
紋路、色差大
石材之所以用來做高檔建筑的裝飾之用,很大程度上是利用其優異的物理性能,特別是其豐富的色彩,更是其它材料所無法比擬的。
但由于石材的顏色都是天然形成的,色質的好壞由石材所含色素離子和內部的結構所決定。
同時,組成石材的不同礦物所形成的先后順序不同也會影響顏色的變化,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色差。
地面石材紋路、色差大主要原因及預防措施有以下三條:
1、廠家切割石材后沒有按照圖紙編號預排版,材料進場時驗收不嚴格,沒有把紋路顛倒的板材,色差較大的板材挑選出來。
預防措施:
工長下地面石材加工單時,最好把每一塊石材逐一編號,有紋路方向的要把紋路的方向標明。對廠家要做預排版保證石材紋路,色澤統一的要求。
材料到場后首先對材料進行拆箱預鋪驗收,按照排版的編號排列,挑出花紋橫豎突變不順直,色澤深淺不均勻的板材。
2、現場工人施工時沒有按照排版圖編號按號施工。
預防措施:
如果材料在驗收時進行了預鋪沒有發現問題,那么施工時工人必須按照預鋪的編號施工。如果過程中有石材損壞或出現紋路,色差問題,應將該塊板材先用黃沙預鋪定位,保證后續石材能繼續鋪貼,但不要粘貼牢固,待補板到場后再更換。
給工人交底時要明確,嚴禁同規格石材不按照編號施工,有色差的板塊堅決不用。質檢員,工長要勤于巡視及時發現紋路色差較大的板材。
3、現場成品保護不力,導致地面遭水僅浸泡,污染,引起的色差。
預防措施:
對于地面石材材質較軟的石材或孔洞較多的石材,施工后的保護,要注意防泡水,地面保護不要用易掉色的地毯,紙板,草簾等做保護材料。以免工地跑水后,浸泡保護材料,污染石材,造成色差。
觀感度差
地面石材觀感度較差主要原因及預防措施有以下三條:
1、石材板塊較大,因材料本身拋光不均勻,石材施工后雖然四周平齊,但是逆光觀察會形成波浪。
預防措施:
給甲方提供材料樣品時,盡量選用優等品石材;石材加工前,到加工廠查看大板的質量情況;地面石材排版時,非必要情況下不要設計成超大板塊。
對于影響板材平整度的“翹曲和凹陷”板,根據《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JC79》的規定:優等品石材——不允許有,一等品石材——不明顯,合格品石材——有,但不影響使用。
我們一般使用的大理石石材都是一等品或優等品,那么我們在挑選石材時要認真仔細,剔除不合格者,對“翹曲和凹陷”不合格的板材,加以注明,使施工人員施工時注意控制。
2、縫格平直度施工較差,導致橫豎縫寬度不一致,十字縫沒有對齊。
預防措施:
在安裝施工前,應先找好規矩,彈出水平通線和十字控制線及地面完成面線。鋪貼前對大理石進行套方檢查,規格尺寸如有偏差的應磨邊修正。
項目盡量使用技能熟練的工人,對新生代工人要加強教育和培訓,現場加強監督檢查。
3、板縫沒有灌縫或有遺漏,灌縫的水泥漿與石材的顏色不相同。
預防措施:
石材鋪貼后先用薄膜保護起來,可上人后再進行灌縫,灌縫時應從一個方向,逐排施工,防止遺漏。灌縫用的色漿必須用石材顏色相同的水泥漿進行擦縫,擦縫不遺漏。
三、其他
石材排版
在地面大理石排版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放線是石材下料的最重要的工作。準確彈出石材完成面線,準確測量出相應的尺寸,畫好排版圖后,對照圖紙和放線尺寸,再仔細認真的復核現場尺寸是很有必要的。
2、大面積的大堂、長度很長的走道石材排版時,如果是密縫鋪貼且與墻面或其他柱面有對逢要求的,那么一定要考慮石材的累積差值,適當減小某塊板材的寬度。
3、單邊有踢腳板的樓梯間在踢腳板在下料時要注意:我們在用CAD畫圖的時候,要注意踢腳板是在樓梯的左側還是右側,往往由于左右方向的顛倒,導致加工后踢腳板光面和背面方向弄反,不能施工。
石材修補
石材在運輸和搬運過程中,如因碰撞造成破角、掉角、爆邊、斷裂的石材,為了節約損耗降低成本,這些損壞的石材在施工前必須先修補好。
那么石材到底是能不能修補呢?規范又是怎么規定的呢?
在《建筑地面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09-2002》6.3.2中規定天然大理石、花崗巖的技術等級、光澤度,外觀等質量要求應符合國家現行行業標準《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JC79》和《天然花崗石建筑板材JC205》的規定。
在《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JC79》4.4.3中規定:板材允許粘接和修補,粘結和修補后不影響板材的裝飾質量和物理性能。
5.4.1中又規定:板材缺陷,將板材平放在地面上,距板材1.5m處明顯可見的缺陷為有缺陷;距板材1.5m處不明顯但在1m處可見的缺陷為無明顯缺陷;距板材1m處看不見的缺陷視為無缺陷。
在2008年9月,經國家標準委員會批準,籌備成立了全國石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由國家石材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與國家標準化組織天然石材技術委員會,修訂了《石材標準匯編》。根據這個匯編中對石材外觀質量的要求是:
1、同一批次的石材色調應基本調和,花紋應基本一致。
2、版面正面的外觀缺陷的質量要求應符合以下規定:裂紋長度不能超過10mm,卻棱長度不超過8mm,寬度不超過1.5mm;卻角長度不超過3mm,寬度不超過3mm;色斑面積不超過6平方厘米;砂眼直徑不超過2mm.。
3、大理石板材允許粘接與修補,粘接和修補后應不影響板材的物理性能。按照此匯編規定,天然石材是允許粘結和修補的,但是對于缺邊掉角,板塊斷裂的修復標準是痕嚴格的。
通過規范和相關資料顯示,石材問題是允許修補的。
在工程施工時,項目可以安排技能好的工人進行石材修補,對于一些難度較大的石材修補,為了保證其修復后的效果,可以要求廠家派專業石材修補人員駐現場,專門負責修補石材。
石材修補是一項技術難度很高的工作,他需要工人會調色,了解不同石材的特性,使用不同的特性的膠,會使用不同的處理機具,懂得如何拋光,能掌握好各工序的時間。做好這項工作不僅可以減小損耗降低成本,還可以節約人工成本,同時達到美觀的效果。
石材后期養護
天然大理石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必然會出現色澤、光潔度逐漸減退的現象,所以我們需要同業主協商,建議業主對石材進行結晶養護處理。
石材工程一般都是使用在比較高檔或者重要的場所,所以要保持長久美觀、大氣的效果,就要對大理石地面進行專業的養護工作。現在最常見最使用的養護就是石材地面鏡面結晶處理,而且這也是最有效的養護措施。
四、總結語
以上對大理石地面施工中常會遇到的一些質量通病以及一些質量控制的技術的總結。大理石地面一旦出現質量問題,一般很難通過修復的方法解決,為了保證質量、效果,更多時候的解決辦法就是返工更換。
而大理石的材料成本少則幾百元一平方,多則上千元一平方,若是因為項目質量管控問題造成返工更換,則會對項目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地面做結晶處理雖然能解決一些質量缺陷,但是工程甲方要是沒有要求做,項目為了解決質量問題主動做結晶,那也將支出不小的一筆費用。
希望今日講解對大家在大理石地面質量通病的認識上有所幫助,能夠幫助大家在工程質量控制時,做到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