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導語
阿布辛貝神廟,位于阿斯旺以南290千米處,建于公元前1300-前1233年,它坐落于納賽爾湖(Lake Nasser)西岸,由依崖鑿建的牌樓門、巨型拉美西斯二世(Ramses Ⅱ)摩崖雕像、前后柱廳及神堂等組成。
1966年因興建阿斯旺水壩,神廟整體遷移至高出河床水位60余米的后山上,是世界文物建筑保護方式的成功嘗試。亦是令世界稱奇的一項偉大的石雕分割復合工程!
由于這些神廟與其背景十分協調,所以拯救方案決定將它們移到一個同樣的背景中去。這樣,為了保證神廟重新落腳在納塞爾湖的水面上,新地址高出以前所在位置210 英尺,從尼羅河后移590 英尺。
阿布辛貝神廟與背的神廟不一樣,它是“挖出來”的神廟,整個神廟就是一件整石雕刻的精美石雕作品。它是山,在山里面挖神廟,外面的這些塑像,不是一塊一塊石頭的,是在山里面刻的塑像。里面跟所有的神廟一樣,外面大里面小,有第一柱子大廳,第二柱子大廳,還有很多塑像,都在里面,都不是一塊石頭一塊石頭,都是挖出來的。很難,建這樣的神廟特別難??上攵胍獙⑦@樣的神廟挪移出來,幾乎相當于在保證不損壞的前提下移動一座高山。
遠景展示
近景視野
技術人員把白色的塑料條橫著豎著貼在神像的全身,然后由工人手持大約10公分寬的鋸條來回拉著。為了搶進度,采取了歇人不歇馬的戰術:一組人累了另一組人馬上換上去;鋸齒磨鈍了,就有工人拿著手提砂輪來磨削出新齒。每當鋸了一定長度還要用橡膠軟管引來壓縮空氣把石縫內上上下下的石粉吹得干干凈凈。一想到那堅硬的石頭居然是用單薄的鋸片靠人力來鋸開,就覺得不可思議!
科學家對神廟進行精密的測量后,決定把它切割成近2000塊,從最小的10多噸到最大的重達32噸。每塊石體逐一編號,把它們搬遷到比原址高60米、深入陸地180米的高地上,像砌積木一樣重新組裝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