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石材鹽堿斑俗稱石材返堿或石材泛堿。它是可溶性鹽類在石材表面結晶析出形成的白色花紋或花斑。石材鹽堿斑與石材白華都呈現白色的粉末狀外觀,一般都薄薄地附著在石材表面,它們病癥的外觀雖然相同,其實是兩種不同性質的病變。
石材白華
石材鹽堿斑
石材鹽堿斑的特征
1、外觀形式以成片出現的花紋或花斑為主。在實際現場,也有間斷零星出現的花紋或花斑;
2、易溶于水,其硬度較低,可用濕布擦掉。在實際操作中,隨著時間的推移,石材鹽堿斑越來越不易直接擦掉;
3、經常反復出現,有吸潮現象,尤其受潮濕后天氣再干燥時容易出現;
4、鹽堿斑的主要化學成分是鈉鹽或鉀鹽,如碳酸鈉、硫酸鈉、氫氧化鈉等,主要是易溶鹽堿,很容易隨著毛細水遷移到石材的表面,結晶析出。
石材表面鹽堿的來源及鹽堿斑的形成
1、水泥中的堿性成分(如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碳酸鈉等),由于各種原因(例如雨水、清洗水、研磨水、地下水),使石材和石材底下濕貼的水泥受潮后,造成水分向外向上蒸發,水泥中的堿性成分通過石材的微孔或者接縫,隨著毛細作用帶到石材表面,形成花紋狀的鹽堿斑;
2、有些大理石本身就含有堿性成分(如某些米黃大理石),在潮濕的空氣中即使沒有濕貼安裝,也會因水分向外遷移自行析出鹽堿,產生鹽堿斑;
3、在一些鹽堿地區,易溶性鹽堿(如硫酸鈉、和碳酸鈉等)會隨水分沿墻基向上遷移,在建筑物靠墻腳部位的石材表面析出;
4、在沿海地區,隨著海風將海水水霧吹向陸岸,海鹽(如氯化鈉)會在建筑物外墻的石材表面上析出,也會形成白色的鹽堿斑;
5、在國內,隨著每年的雨季自南向北推移(如海南、珠三角的南風天、長三角的梅雨季節、秦嶺以北的桑拿天等),逐步出現季節性石材鹽堿斑。
從上述石材鹽堿斑的四個特征、五個來源和形成來看,石材鹽堿斑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石材里有水。只有將石材里的水去除掉,石材鹽堿斑的問題才可以徹底解決。
用什么方法把石材里的水去除掉呢?
循著以上思路反復試驗。開始時,我們一直采用堵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認為只要將返堿堵在石材毛孔里就行了,例如以前在石材表面打蠟就不會有石材鹽堿斑的出現。用蠟去堵石材的毛孔是不行的,因為那樣我們又回到了老的石材維護方式了。于是,我們另辟蹊徑用石材防護劑堵,用石材封地劑堵,實踐證明效果都不佳。對一些不太嚴重的零星石材鹽堿斑,在氣候干燥時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對大面積的、在雨季時幾乎沒有什么作用。有時,剛處理好的石材表面一小時后就有鹽堿斑出現了。
究竟是思路錯了,還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對?
我們苦思冥想。有一天,我們看到神話傳說大禹治水的故事。大禹的父親鯀,因治水失敗,引起了九州洪水泛濫,終被殺頭。大禹繼承父親的遺愿,繼續治水。他認為父親鯀之所以失敗是因為其治水方法有問題:防水一直用堵的方式,致使九州大陸洪水泛濫。如果一邊堵,一邊疏,保持水勢自然平衡,是不是能更好的解決問題啊!基于這個思路,大禹治水成功了。
受到大禹治水故事的啟發,我們進一步明晰了堵與疏的辯證關系,調整了以前的做法,將治理石材鹽堿斑過程中一味堵的方式改成有堵有疏。比如對于前述②、③種病癥,在氣候適宜時,我們調整了思路,以堵的方式來解決;對①、④、⑤種病癥,我們采用疏的方式來解決。
1、解決②、③種病癥的具體操作方法是
干洗清理工作面→涂刷石材防護劑→涂布石材拋光護理劑
對于地面工作面,我們考慮到石材拋光護理劑比較滑的特性一般不采用,采用的方式是:
白色百結墊干洗工作面→用機器涂刷石材防護劑→用石材晶硬劑拋光
1、處理①、④、⑤種病癥操作可能復雜一些。
選擇時機→確認水源→干磨清理→測濕晾干→研磨吸水來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