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石材面層整體觀感
標準圖釋
標準描述:
1、排版合理,無明顯大小頭;
2、接縫均勻、深淺一致、周邊平直、鑲嵌正確,嵌縫連續密實,寬度和深度一致,嵌填平滑;
3、表面潔凈、平整、無磨痕,圖案清晰,色澤一致,板塊無裂紋、缺損等缺陷,石材表面應無泛堿、變色、污漬等污染;
4、孔洞套割吻合,邊緣整齊;
5、墻裙、踢腳線等表面潔凈、高度一致、結合牢固、出墻厚度一致;
6、衛生間、陽露臺鋪裝地面坡向正確,無倒坡、積水;
7、嚴禁出現非工廠拼貼的100mm寬以下天然石材現場拼貼,防止斷裂。
石材色差控制
標準圖釋
標準描述:
1、任何一批瓷磚/石材進場時,在空地上鋪開10m2,2m視線范圍內,判斷材料是否色差;2、不同批次之間的瓷磚/石材易發生色差問題,建議同一房間的瓷磚,使用同一批次材料;3、存在不同批次供貨時,需要做好不同批次備貨工作,以便后期維修更換; 4、對不同批次材料的管理,可采取提前知會、甲方合同中限定批次數量、對不同批次做好備貨工作等措施;5、材料運輸過程中,注意瓷磚疊加可能導致的石蠟污染的問題;6、為了防止出現外飾面石材顏色不一致,鋪貼時應對石材進行認真的挑選和試拼。
石材地面拼貼
標準圖釋
標準描述:
1、石材拼花地面需在工廠加工完成,水刀切割,圖案清晰、色澤一致、接縫均勻、鑲嵌正確,花紋對稱,加工精細,板塊無裂紋、掉腳、缺楞缺陷;
2、石材在現場切割時,應嚴格控制鋸的行走速度,防止崩茬等現象;
3、石材地面需采用密封拼貼,拼縫采用同色膠修補,打磨完成后整體進行結晶處理;
4、石材地面打磨需在木質踢腳線、封口線以及第一遍面涂或壁紙鋪貼之前進行;
5、石材地面存在落地軟硬包、木飾面時,需對其墻根進行防潮處理,防止地面打磨導致墻面受潮發霉;
6、不同材質的地面面層在分界處嵌入玻璃條或銅條等,使界線分明清晰。
石材陽角拼縫
標準圖釋
標準描述:
1、石材陽角采用45°拼角,鋪貼完成后可對拼縫填縫、圓角打磨、拋光處理;
2、石材踢腳線采用膠粘成品陽角踢腳線,可視面拋光;
3、浴缸臺面石嚴禁采用45°拼角,平面壓立面鋪貼,臺面石可飄出浴缸裙邊石一倍石材厚度,倒角3mm,可視面拋光。
室內地面標高
標準圖釋
標準描述:
1、室內地面需要繪制標高索引圖,包括結構標高、粘結層及材料層厚度、完成面標高、找坡方向等內容;
2、廳房地面高于廚房地面10mm;
3、廳房地面高于衛生間地面20mm;
4、廳房地面宜高于入戶玄關地面5~8mmm;
5、 過廊、客廳及臥室地面統一標高。
石材地面與木地板地面
標準圖釋
標準描述:
1、木地板與石材地面平接時,需對石材平縫倒角2mm,木地板需低于石材地面2mm;
2、當木地板與石材地面留置伸縮縫時,需在接縫設置收口條。
窗臺石收口
標準圖釋
標準描述:
1、窗臺石突出墻面1倍石材厚度,兩側寬于窗洞1~2倍石材厚度,窗臺石與下貼線條之間可設“V”型槽,弱化石材膠粘拼縫;
2、窗臺石及下貼線條與墻不得存在離縫,便于墻面膩子收于陰角;
3、窗臺石外露邊均需倒角3mm,可視面拋光;
4、廚房、衛生間窗臺采用墻磚鋪貼,不宜單獨設置窗臺石。
木質門框、門貼臉與門檻石關系
標準圖釋
標準描述:
1、入戶門門框及外側門貼臉全部放置在門檻石之上,內側門貼臉放置在地面裝飾完成面之上;
2、廚衛門門框及內側門貼臉全部放置在門檻石之上,外側門貼臉防止在地面裝飾完成面之上;
3、房門門框全部放置在門檻石之上,內外側門貼臉放置在地面裝飾完成面之上;
4、入戶門、廚衛門門框及門貼臉與門檻石交界部位宜打細膠;
5、當受潮區域門貼臉底部設置石材套靴時,門貼臉可不放置門檻石之上;
6、木質門門檻高及貼臉底部必須進行防潮處理。
石材臺面開孔
標準圖釋
標準描述:
1、臺上盆:防霉硅膠座膠固定,臺面開孔轉彎處應成圓角,并進行加強處理,不允許直角轉彎或切割過度的情況出現;
2、臺下盆:臺面開洞小于臺下盆口徑10~12mm,保證臺下盆與臺面之間收于陰角,臺面開孔轉彎處應成圓角,并進行加強處理,不允許直角轉彎或切割過度的情況出現,內邊需倒角,工廠AB膠粘結臺下盆,臺面下部可不設托板,在水槽底部中央加10Kg的重物,加載時間1小時,檢查水槽與臺面連接處,不得有拉裂的痕跡,水槽盆底距柜底的距離在加載重物前后變化不應超過3mm;
3、臺盆與臺面之間施打細膠,細膠外露寬度不超過5mm,打完后馬上用手擠縫,防止后期開裂;
4、爐灶柜臺面開孔轉彎處應成圓角,不允許直角轉彎或切割過度的情況出現,內邊需倒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