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你知道嗎,石材也也會“掉粉”?
近年來,網紅經濟越來越發達,網絡上的各色主播變著花樣給自己增加粉絲,最怕看到的就是“掉粉”。石材也會“掉粉”,你知道嗎?
其實,此“掉粉”非彼“掉粉”,相信很多接觸過石材護理的人都有了解,石材用手一摸,能從表面抹下一層浮粉;浮粉還不算什么,還有掉小顆粒的。
原因分析
裝飾石材出現“掉粉”現象的原因有很多,下面進行一一分析
一、石材“掉粉”是物理風化的過程
物理風化是在各種應力的作用下,使石材破損的現象。最常見的應力來源有:
①鹽:鹽分在石材孔隙中結晶或者遇水形成水合物,成為固體體積脹大,反復溶解和結晶最后脹破石材微孔,形成石材表面的裂紋和鱗片狀剝落。
②水結冰:水結冰就會產生凍融。當溫度下降時,凍融產生,石材縫隙內部或周邊結冰,產生膨脹作用;當溫度上升時,凍融消失,石材又會收縮,反復膨脹收縮,導致石材出現裂紋。
③干濕循環:不同季節、不同氣象、不同時段,石材表面都可能發生干濕交替變化。石材如果沒有做過防護劑,就具有很鮮明的親水性,有明顯的吸濕膨脹性質、濕的石材會膨脹(約0.1%-0.01%),干后又收縮,頻繁的干濕變化使石材破裂,加速表面風化。
④冷熱循環。當石材表面受到陽光照射升溫,夜晚冷卻,石材的熱脹冷縮,日復一日循環變化,冷熱干濕循環變化的應力經過長時間反復作用就會造成石材裂隙。
二、石材“掉粉”是化學風化的結果
石材失光、黑垢、起殼等情況,最典型的表現是在大理石上。石材遇到酸堿性溶液時,會產生化學反應,形成比較疏松的鹽類,導致石材出現表面磨損、失光、脫落。酸堿性溶液的來源有很多:
①人為日常清潔:日常清潔中使用酸堿性清潔劑,對石材進行化學溶蝕,長期浸泡,加速石材化學風化過程。風化后的石材表面抗污能力下降,上午清潔完,可能下午就會藏污納垢,臟了又重復清洗,又加速風化,雪上加霜。
②酸雨、酸霧:含鈣石材表面與酸雨酸霧反應生成硫酸鈣,這是一種疏松的膨脹物。硫酸鈣比表面積非常大,很容易吸附灰塵,形成黑垢層。
案例分析
安徽某物業公司的辦公樓項目,墻面鋪貼幾年后,發現墻面石材用手一摸就是粉塵,還會有小顆粒掉落。經過溝通和勘察,發現這面墻朝向西面,西面落地玻璃窗,夏季日照西曬,夜晚冷卻了,熱脹冷縮,出現石材風化情況。
很多物業公司項目上也會遇到這種石材。首先在項目剛剛進場,石材還沒有出現風化時,就應當做好石材的化學防護,定期做石材的維保,同時還要做好石材防曬。這些工作可以預防石材風化,減緩風化的進程,延長石材的使用壽命。
但如果石材已經出現風化現象了,該怎么辦呢?通過化學防護和拋光保養可以使石材不再風化,維持現狀,已經風化的石材還是會掉粉。
想要徹底改變這種情況,那就最好做石材深層翻新。在翻新過程中,注意做好石材化學防護,對于已經有風化或者風化嚴重的還需要做加硬處理。
上海某石材護理同行日前正在做一個石材養護項目,地面為石英石,進場時主要做日常保養。在施工過程中,發現做完結晶的石材表面光澤度能達80度以上,但總是會掉一些小顆粒,這位同行很是納悶,百思不得其解。
經過溝通分析發現,原來是日常保潔工作用堿性的清洗劑清洗地面。可能很多人都認為石英石很堅硬的裝飾材料,不管用何種藥劑去做清潔,對它影響都不大。為了追求立竿見影的處理效果,會選擇一些強酸堿性的產品,而忽略了對石材的保護。石材表面遭受腐蝕,失去抗污能力,臟了之后在清潔的過程中又被腐蝕,這樣不僅使得石材越來越不耐臟,而且還不斷地浪費人力和時間進行清潔。所以,一定要選擇適當的清潔材料和清潔方法,做好石材的維保。
對于上面案例中已經出現風化的情況,想要根本解決這種現象,需要做深層翻新處理。在翻新過程中,同樣要做石材化學防護。鑒于風化情況已經存在,所以還要做好石材加硬,整體翻新的效果會更好,最后拋光時,選擇百潔墊拋光。
石材風化,除了自然原因,更多的是石材的使用方和護理方沒有關注。石材的使用方沒有專業的石材護理知識,不知道如何維護很正常,但作為石材護理的專業人員,就應當時刻謹記,任何石材問題,都是預防為主,防勝于治。預防石材病變的發生,保持石材的裝飾效果,同時節約自然資源,這樣更能彰顯石材護理的價值。
來源:石材護理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