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冬季石材護理
天氣越來越冷,對于石材護理人來說,室外的作業基本停止了,正在進行的護理作業遇到了一些難題,比如防護施工、再結晶處理效果不佳、凍融現象等。
注:石材凍融現象
那么,冬季如何做好石材護理呢?
注:石材凍融現象
注:石材凍融現象
冬季溫度低,直接影響防護施工的效果
冬季的石材護理,經常需要進行防護施工,如防水處理、防污染處理等。而涂刷防護作業需要適宜的溫度,因為防護涂刷后石材需要養生,這樣防護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
常溫下,濕度70%以內,防護養生時間需要48小時。而溫度每下降10度,防護養生則需要增加2-4倍時間。因為養生耗費時間太長所以在寒冷的冬季,特別是0度以下的環境中,不建議進行防護施工。
低溫環境影響石材再結晶處理效果
我們知道,石材再結晶處理是結晶劑在專業設備拋磨下發生化學反應,石材表面晶格進得到重組,形成了更堅固更穩定的化學成份。而化學反應需要合適的溫度,常溫下石材結晶的效果和效率相對較好。
石材護理同行朋友可能遇到過這種情況:底下鋪裝了地暖的石材,在進行拋光時表面容易發干,不容易拋出好效果。在寒冷的北方,對靠近玻璃幕墻的石材進行拋光,石材表面的效果也出不來,這主要是因為玻璃旁邊溫度低,影響了石材的化學結晶反應。
低溫還會造成石材的凍融現象
凍融現象就是冬季寒冷時,石材縫隙內部或者周邊結冰,產生膨脹作用。石材孔隙內水結冰產生的應力,是造成石材裂紋的原因之一。懂得物化原理的人知道,石材微孔孔徑越小,孔內水的蒸汽壓相應降低,凝固點下降。在一些極細的微孔中,水的凝固點可下降數十攝氏度。因此微孔較小的石材不易受到冰凍的破壞,而一些孔隙較大的石材如金碧輝煌、金花米黃,裂隙處理容易遭到冰凍的破壞。
為了避免和減少凍融現象對石材表面的破壞,對于室內外經常遇水的石材,我們要提前做好防護處理,防止石材內部吸入大量水份,造成石材結冰現象。
下雪天要做好融雪劑對石材影響的預防工作
下雪后,為了防止路滑或快速除雪,路面上往往要撒工業融雪劑。融雪劑是一種可以降低冰雪融化溫度的化學藥劑,主要成份是醋酸鉀和氯鹽。常用的融雪劑一般是價格低廉的氯鹽,這種融雪劑對柏油路有一定腐蝕性。
拋撒在路面上的融雪劑,被行人的鞋子帶到建筑物大廳的石材地面上,會腐蝕石材地面,造成地面的失光。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需要提前鋪貼好室外刮水地墊,室內石材地面也要鋪好吸水地墊,做好防御系統。冰雪融化之后,要及時做好大廳地面清洗工作,清除完殘留的融雪劑,并做好石材表面的結晶拋光工作。
石材也是有生命的。進入寒冬季節,我們要及時為石材披上防凍“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