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石材礦山開采-
對于石材的價格我們都比較的了解
可是政府在出讓石材礦山的時候
價格是怎么定的呢?
開一個石材礦山要花多少錢呢?
如何找到最優質的的石材礦山?
石材礦山開采的前期準備工作有哪些?
今天小編帶你了解一下!
牢記這五點
助你找到最優質石材礦山
01
石材花色品種
確認礦床石材品種主要花色,了解石材的結構構造、化學成分特征、物力性能參數、以確定石材屬性、裝飾性能和用途,最終對石材品種進行正確市場定位。
對石材品種低檔、中檔或高檔屬性的評價定位,石材荒料和石材產品價格預測,直接影響著石材荒料的售價和礦山效益的高低,是礦山投資評估的首要指標,定位不準就會使礦山預期效益大打折扣。
受地質作用影響,礦床礦石質量會發生變化,需在評價階段了解石材花色品種的分布和變化規律,為礦山設計、開采和營銷提供可靠的依據。
02 礦床規模
礦床規模是指石材資源量的大小,國土資源部按照石材資源蘊藏量對石材礦床規模劃分為大型礦山大型≥1000萬m;中型1000~200萬m,小型<200萬m。
根據礦床規模大小,規劃建設相應開采規模礦山,使得礦山資源滿足礦山服務年限內開采所需的礦石量。礦山生產規模是以年開采生產石材荒料量來劃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50970-2014《裝飾石材礦山露天開采工程設計規范》中,對石材礦山建設規模和服務年限進行了明確劃分。
注:對稀有品種礦山最小建設規模可視具體情況確定。
根據以上劃分標準,結合礦床資源儲量和礦體荒料率,規劃建設相應規模的礦山,使得礦山建設投入相應的資金,維持合理的服務年限,達到預期投資收益。
03 礦體形態和產狀
礦體形態是指礦床在地質作用過程中形成的原始自然形狀,礦體的產狀是指礦體在地殼中產出的空間位置,一般包括:
①礦體的產狀要素,即礦體的走向、傾向、傾角以及側伏角和傾伏角;
②礦體的埋藏深度;
③礦體與巖層層理、片理等的關系;
④礦體與圍巖的空間位置;
⑤礦體與構造的關系等。
04 礦體完整性
礦體完整性是評價石材礦床是否具有開采價值的最重要的指標。
裝飾石材礦山開采出的符合工業要求的規則石料稱為荒料,衡量礦體完整性好與差的指標是荒料率。荒料率是指石材總荒料量與礦體石材總礦石量之比。
有了礦山荒料率還不夠,還要對不同荒料規格在荒料率中的構成進行細化,摸清大、中、小規格荒料所占比例,分析對礦山開采和經濟效益影響程度。一般大規格荒料的價格要比中、小規格荒料的價格高很多。
05 礦山建設條件
石材礦床評價既要對區域地質和礦床地質做出評價,還要對礦區水文地質和工程地質以及礦山建設條件做出全面評價。
開發建設礦山,就要對礦山運輸道路、工業場地、荒料堆場、排土場進行通盤考慮,道路修建工程量、難度和資金投入量,工業場地位置是否合理,荒料堆場容量,排土場地位置是否安全,容渣量大小等等都需要在初期評價階段就有所了解,這些礦山項目須在規劃礦區場地時給予充分考慮。
石材礦山的建設條件還要包括國家相關政策內容,如各種自然保護區和水源保護區,區內是禁止采礦活動的,但在這些區域周邊從事石材的開采也是有很高的風險的。露天開采石材必然會對自然生態造成破壞,為了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地質條件和技術經濟條件許可的前提下可以采取地下開采的方式。
總之,礦山建設條件直接影響著采礦難度、開采成本和開采能力,直至影響石材產品在市場的競爭能力。因此,在同一成礦帶內,盡量選擇內部和外部建設條件適合的礦山,降低礦山建設難度、開采難度、運輸難度,降低成本,提高礦山盈利水平和產品競爭力。
石材礦山開采的
前期準備工作
1
勘 探
眾所周知,石材的種類成百上千,其價值也各不相同;在進行開采前,需要采用合適的勘探方法確定石材品種、化學成份、顏色、硬度等性能,初步探明石材的儲量,出具勘探報告。
通過勘探報告評估該礦山的投資價值,確定是否要投資該石材礦山。
2
確定開采方案
石材礦山的開采方法有很多種,傳統的開采如爆破開采法、火焰切割法、排孔劈裂法;
機械化的開采方法,也是當前主流的開采方法,如鏈臂鋸開采法、礦山圓盤鋸開采法、金剛石繩鋸開采法;
石材開采方法要根據勘探報告以及礦體特性、礦山外部條件、礦場主的投資實力等因素綜合考量,制定詳細、合理的開采方案。
3
設備采購
根據已制定的開采方案采購必要的設備,如潛孔鉆機、金剛石繩鋸機、鑿巖機、空壓機、挖掘機、裝載機等設備,以及供水供電設備和維修工具;在缺電或經常停電的礦山還必須備有發電機。
一次性采購所有的機械設備是一筆巨大的開銷,礦場主可根據開采進度情況分階段采購;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有些設備如挖掘機、裝載機等可以采用租賃的形式。
▲石材開采圓盤鋸
4
尋找開采團隊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自建開采團隊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去招聘,團隊建立起來后還需要一段時間的磨合,會影響開采的進度。
一些礦場主會選擇將礦山承包給專業的開采團隊;開礦人員的多少根據礦山規模確定,與開礦工人的熟練程度和礦山的管理水平也有很大的關系,需要有一個經驗豐富的礦長,由礦長根據礦山的產量合理安排設備和人員的工作。
如果是從沒接觸過石材礦山開采的投資人,建議還是把礦山交給專業的開采團隊來開采。
5
基礎設施建設
根據礦山地形修建簡易道路,建造宿舍、辦公室等基礎設施,安裝供電供水設備;
▲石材開采設備
完成以上的前期準備,就可以進入下一步的石材開采工作。
石材人開一座礦山要花多少錢?
No.1
外購材料費
依據“開發利用方案”,露天開采外購材料費為45.00元/噸,本次評估確定單位外購材料費為45.00元/噸,則:
正常生產年份材料費=年礦石產量×單位材料費
=60.00×45.00
=2700.00(萬元)
地下開采外購材料費為48.00元/噸,本次評估確定單位外購材料費為48.00元/噸,則:
正常生產年份材料費=年礦石產量×單位材料費
=60.00×48.00
=2880.00(萬元)
No.2
外購燃料及動力費
依據“開發利用方案”,露天開采的外購燃料及動力費86.00元/噸,本次評估確定礦山動力費86.00元/噸。則:
正常生產年份外購燃料及動力費=年礦石產量×單位燃料及動力費
=60.00×86.00
=5160.00(萬元)
地下開采的外購燃料及動力費93.00元/噸,本次評估確定礦山動力費93.00元/噸。則:
正常生產年份外購燃料及動力費=年礦石產量×單位燃料及動力費
=60.00×93.00
=5580.00(萬元)
No.3
職工薪酬費
依據“開發利用方案”,采礦單位工資及福利費12.00元/噸,選礦單位工資及福利費8.00元/噸,采選單位工資及福利為20.00元/噸。
經調查,同規模礦山的員工在300—500人之間,本項目公司員工按390人確定,依據“XX省統計局公布2010年城鎮單位職工年平均工資”統計,采礦業平均工資總額為43815元/年,由單位繳納的“五險一金”占工資總額的41.3%(養老保險21%;醫療保險9%;失業保險2%;工傷保險0.5%;生育保險0.8%;住房公積金8%)估算,則本次評估確定職工薪酬費為40.24元/噸[43815×390×(1+41.3%)÷60]。則:
正常生產年份工資及福利費=年礦石產量×單位工資及福利費
=60.00×40.24
=2414.40(萬元)
No.4
修理費用
主要為機器設備的檢修、維修、維護等費用。“開發利用方案”生產成本指標中此項費用為4.00元/噸,依據《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規定,修理費用按固定資產投資中的4.00元/噸進行計算:
正常生產年份修理費用=年礦石產量×單位修理費用
=60.00×4.00
=240.00(萬元)
No.5
折舊費
根據《礦業權評估參數確定指導意見》,采礦系統(剝離工程)的固定資產應按礦石產量和國家規定的計提標準提取維簡費,不再計提折舊;而固定資產投資中房屋構筑物、機器設備,應計提折舊。
本項目采用年限平均法連續折舊,按固定資產原值及各類固定資產年綜合折舊率計算,其計算公式為:
年折舊率=(1-預計凈殘值率)÷折舊年限×100%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年折舊率
根據前述,房屋建筑物、機器設備折舊年限分別為25年、10年,預計凈殘值率均取5%。
① 露天開采
機器設備年折舊額=機器設備原值(不含增值稅)×(1-5%)÷10×100%
=5796.97×(1-5%)÷10×100%
=550.72(萬元)
房屋建筑物年折舊額=房屋建筑物原值×(1-5%)÷25×100%
=7640.50×(1-5%)÷25×100%
=290.34(萬元)
正常生產年份折舊費合計=550.72+290.34
=841.06(萬元)
單位折舊費=841.06÷60.00
=14.02(元/噸)
故正常生產年份折舊費用合計841.06萬元,單位折舊費為14.02元/噸。
② 地下開采
機器設備年折舊額=機器設備原值(不含增值稅)×(1-5%)÷10×100%
=5983.80×(1-5%)÷10×100%
=568.46(萬元)
房屋建筑物年折舊額=房屋建筑物原值×(1-5%)÷25×100%
=7767.70×(1-5%)÷25×100%
=295.17(萬元)
正常生產年份折舊費合計=568.46+295.17
=863.63(萬元)
單位折舊費=863.63÷60.00
=14.39(元/噸)
No.6
安全費用
根據財企[2006]478號《高危行業企業安全生產費用財務管理暫行辦法》的有關規定,本次評估依據“開發利用方案”計算如下:
① 露天開采
按4.00元/噸計算安全費用,則:
正常生產年份安全費用=年礦石產量×單位安全費用
=60.00×4.00
=240.00(萬元)
② 地下開采
按8.00元/噸計算安全費用,則:
正常生產年份安全費用=年礦石產量×單位安全費用
=60.00×8.00
=480.00(萬元)
No.7
維簡費
根據《礦業權評估參數確定指導意見》有關規定,維簡費及井巷工程基金應按財稅制度及國家的有關規定提取,并全額納入總成本費用中。
對采礦系統所需的更新資金(維持簡單再生產所需的固定資產性支出和費用性支出)不以固定資產投資方式考慮,而以更新費用方式直接列入經營成本。
對計提維簡費的金屬礦等,按評估計算的服務年限內采出原礦量和采礦系統固定資產投資計算單位礦石折舊性質的維簡費,以按財政部門規定標準計提的維簡費扣除單位礦石折舊性質的維簡費后全部余額作為更新費用(更新性質的維簡費)。
根據財企[2004]324號財政部《關于提高冶金礦山維持簡單再生產費用標準的通知》(包括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及貴金屬礦山)的規定:維簡費的提取標準為15~18元/噸。本次評估維簡費提取為15元/噸。則:
正常生產年份維簡費=年礦石產量×單位維簡費
=60.00×15.00
=900.00(萬元)
評估確定的露天開采剝離工程為3880.80萬元,礦山生產采出原礦石量725.60萬噸,年處理原礦60.00萬噸,折舊性質的單位維簡費為5.35元/噸(3880.80÷725.60),更新性質的單位維簡費為:15.00-5.35=9.65元/噸。
由此計算:年折舊性質的維簡費和更新性質的維簡費分別為321.00萬元、579.00萬元。
評估確定的地下開采井巷工程為4430.80萬元,礦山生產采出原礦石量356.01萬噸,年處理原礦60.00萬噸,經計算,折舊性質的單位維簡費為12.45元/噸(4430.80÷356.01),更新性質的單位維簡費為:15.00-12.45=2.55元/噸。
由此計算:年折舊性質的維簡費和更新性質的維簡費分別為747.00萬元、153.00萬元。
No.8
管理費用
依據“開發利用方案”,分析管理費用的組成,本次評估露天開采時單位管理費用取19.67元/噸,具體項目如下:
①礦產資源補償費,根據相關規定,本次評估按銷售收入的2%計算,折合單位礦產資源補償費為5.73元/噸;
②環境治理費用2.50元/噸;
③公司經費:按銷售收入的1.2%估算的單位公司費用為3.44元/噸;
④其他管理費用8.00元/噸。
正常生產年份管理費用=年礦石產量×單位管理費用
=60.00×19.67
=1180.20(萬元)
地下開采時,因銷售收入減少,礦產資源補償費和公司經費降低,計算單位管理費用為18.61元/噸,正常生產年管理費用為1116.60萬元。
No.9
銷售費用
依據“開發利用方案”,銷售費用2.50元/噸,本次評估確定銷售費用取2.50元/噸。
正常生產年份銷售費用=年礦石產量×單位銷售費用
=60.00×2.50
=150.00(萬元)
No.10
外購材料費
采礦權評估僅考慮流動資金貸款利息。該礦山開發所需流動資金為3189.64萬元,其中70%來源于銀行短期貸款,借款期分布于整個生產期。根據中國人民銀行2011年7月7日公布的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短期貸款利率按評估基準日執行的六個月至一年貸款年利率6.56%計算,則:
正常生產年份噸單位財務費用=流動資金×70%×貸款年利率÷生產規模
=3189.64×70%×6.56%÷60
=2.44(元/噸)
正常生產年份財務費用=60.00×2.44
=146.40(萬元)
No.11
綜合成本
噸礦成本:露天232.87元/噸,井下247.24元/噸;
年成本:露天13972.06萬元/年,井下14834.63萬元/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