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項目名稱:畫王大理石品牌展廳
設計總監:彭征
主案設計:練遠朝、丁淇
設計團隊:劉潤清、朱國光、蔡文姬、李露、梁嘉升
項目管理:李永華、朱云鋒
設計單位:廣州共生形態工程設計有限公司
項目業主:廣西利升石業有限公司
項目地點:廣東佛山
設計時間:2019年04月
竣工時間:2020年05月
設計面積:1700M2
主要材料:水磨石、不銹鋼板、超白漸變玻璃、自流平、木飾面
畫王大理石,以“現代空間美學筑造者”為品牌立身根本,主打無機人造大理石產品,深度挖掘人造石的藝術性與文化性,探索人造石應用的無限可能性,迸發出各種出乎意料的美的形態。共生形態以個體對自然的介入、改變、反思為線索,結合畫王品牌理念及主張,打造畫王大理石最新品牌展廳。
-
入境
場地的回應
建筑為項目形成了“回形”空間布局的前提,作為品牌展廳,設計需兼顧展示、銷售、洽談、辦公的功能。由于空間條件,產生了層高、采光等限制,因此,垂直面的視覺塑造以及動線設置、空間資源分配顯得尤為重要。
▽ 主入口&前廳區
對比傳統展廳“展示-銷售”場景,我們希望給予來訪者更開放自由的空間,通過設計的介入,營造空間的氛圍,迅速隔開周邊的嘈雜,讓到訪者迅速地進入設計師構建的“境”。
因此,在展廳的入口通過厚重的黑色石材,縱向條紋的鑿面肌理,在視覺上形成壓迫感,白光燈帶為行進空間勾勒出線條,拉長、延續,當從電梯中走出來,就已經步入設計師為項目所鋪陳的故事當中。
-
共情
空間的思考
在這個項目中,設計關注的是潛藏在背后的時間、空間線條——起承轉合、開合圍敞。線條如同容器,是無形之道。展廳與園林是趨同的,空間的始與終歸于一點,兩者之間由無數隱匿的幾何線條貫穿。
而空間是物的容器及行為的載體,觀眾是主角,其它元素的角色就是刺激觀眾的情緒。容器無意刻意為誰服務,也不想成為主角,只是處于安靜平穩的、包容的狀態。
▽ 展廳區
圍繞電梯廳為回形的中心,空間順時針將功能區域分為:接待前廳、辦公區、沙龍活動區、產品展示區、情景展示區、影音室。通過動線的推敲,合理地分布并彼此交錯相融。
經由視覺的元素與空間語匯連接,潛移默化地促成人們在其中的行為,增強空間故事線索的串聯。
▽ 大板展示區
-
線索
人與自然的交互
這個以石材為主體的空間當中,材質關系成為了設計過程中一個值得探索的議題,同時也是制造空間節奏的趣味實驗。以人與自然交互的關系遞進形成線索,以期通過具有指向性的物件及視覺符號,來引導人流動線和視覺點的游轉。
▽情景展示區
從入口處黑色的粗糲肌理的塊面,到前廳光滑如鏡的鵝卵石,是自然對材質干預之后兩種形態的抽象。循序漸進,接待廳一個由若干塊木板切磋、雕琢、疊組而成的《擁抱》裝置,保留了木質的肌理和手工的痕跡,象征著人與自然改造的初級形態。
到了產品展示區,不同材質構成的人形藝術裝置,恰如其分地融合于環境中,即人與環境的共融共生。最后,通過人造材料及天然材料的結合,形成材質的對比和層次,表達對人與自然關系的反思,亦是對畫王大理石品牌主張的回應。
▽ 沙龍活動區
在薩特的理論當中,美存在于想象的世界。對于設計師來說,美是自我與世界的一次交互,通過解構形成空間的重組與秩序的置入。而畫王的人造大理石以水泥基為基底,由創造者自由加載骨料和色彩,除了環保的考量之外,更是無限拓寬了材料的可能性,以自由的選擇,形成千百般不被限制的美。正如前文所說,因為自由,美可以發生在任何瞬間。
▽分析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