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8月25日,《河北省曲陽縣雕塑文化產業振興規劃》通過來自國家文化部文化產業司、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中心、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化戰略研究中心以及河北省有關部門的9位專家組成的評審團評審。這標志著保定市首個縣域文化產業規劃將正式啟動實施。
曲陽是中國雕刻之鄉,自漢代起源2000多年來,曲陽雕刻就以形神兼備、巧奪天工著稱于世。以楊瓊、盧進橋為代表的曲陽雕刻藝人創作了許多傳世佳作,為曲陽贏得了“天下咸稱曲陽石雕”的美譽。1986年,胡耀邦總書記為曲陽題詞“雕刻之鄉”。1995年,國務院正式命名曲陽為“中國雕刻之鄉”。2006年,曲陽石雕被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盧進橋、甄彥蒼被授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目前,曲陽縣雕塑產業從業人員達10萬余眾,雕塑企業有2300多家,大型雕塑集團達5家,年產值達到20多億元,產品遠銷80多個國家和地區。
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過程中,文化產業逆勢上揚,贏得空前的發展機遇。基于此,曲陽縣委、縣政府為培育縣域經濟新的增長點,推進文化軟實力向經濟硬支撐的轉變,加快雕塑文化產業振興步伐,實現向“文化強縣”轉變,打造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特邀請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編制了《河北省曲陽縣雕塑文化產業振興規劃(2011—2020)》。規劃編制過程中,中國傳媒大學課題組先后6次對曲陽雕塑文化產業進行調研,召開了5次不同層次的座談會,深入124家企業了解情況,對曲陽雕塑文化產業進行全面解剖,保證了規劃編制既符合客觀實際,又對接中央、省、市政策,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
《規劃》為曲陽雕塑文化產業未來十年發展確定了發展定位、發展思路和發展目標——立足豐富的文化資源和突出的產業特色,以文化創意為靈魂,以雕塑文化產業為龍頭,以雕塑文化產業園建設為核心,推動重大項目建設,輻射帶動相關產業,將雕塑文化產業建設成戰略性主導產業。通過實施“1814”戰略舉措,即“打造1個園區,實施8大振興工程,建設14個重點項目”,通過“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配置資源”,推動雕塑文化產業向創意化、資本化、融合化、國際化轉型,實現跨越式發展,探索區域文化產業發展的“曲陽模式”,把曲陽打造成國內外雕塑文化產業的創意設計中心、生產經營中心、市場營銷中心,進而成為世界“石都之城”和“雕塑文化藝術之都”。預計到2020年,曲陽雕塑文化產業年產值將達255億元。
評審過程中,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博士生導師齊勇鋒對規劃編制情況作了詳細的說明,回答了評審專家的提問。國家有關部委、省與會專家認為,該規劃實施后對曲陽雕塑文化產業發展將起到長遠的指導意義,并對曲陽文化產業發展提出了建設性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