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全國石材產值已經接近千億元,并已成為中國建材進出口的第一大行業。在改革開放30年中,中國石材 業成立了石材工業協會、中華全國工商聯石材業商會,裝飾石材被單獨列入國家統計目錄,設立了國家建筑材料工業石材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
但是,目前我國石材業還存在很多不足,主要是我國石材業行業定位與市場定位還不夠清晰,發展模式與營銷模式還不夠科學,企業現代化管理水平很低,品牌 建設意識較差,所以說整個行業仍不夠強大,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石材業”。
如何走中國現代石材的發展道路呢?
第一,調整行業定位。
中國石材業一直把自己定位在礦山采掘與材料制造業,加工鏈很短,不講包裝,行業的社會形象較差。根據中國建材 工業跨世紀發展戰略提出的“由單純的原材料工業向現代化原材料及制品工業轉變”,要樹立“用大變強,靠新出強”的戰略思想,要從石質材料加工業向現代石質材料加工與石制品加工業轉變。要延長產業鏈,要開發生產應用于各個領域的,標準化、規格化、功能化和消費實用化的石制品,并研究開發與改進包裝。
笫二是調整石材產品的市場定位。
由于計劃經濟石材業把產品市場主要定位于工程投資與出口,而改革開放以后已轉向消費市場(主要是家居 工程和家居消費)、工程投資和出口,這樣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求,才能獲得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和發展領域。
笫三是發展方式的轉變。
黨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因此,石材業在資源成本和環境成本進一步提高的背景下,必須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從原始礦坑開采、爆破工藝改造為臺階式開采、繩鋸等機械切割先進工藝。淘汰落后作坊式生產方式和作坊式企業,加快建設現代石材企業。同時,業內專家指出,按循環經濟的理念還必須開發與生產諸如人造石板、復合板、馬賽克以及用石粉加工成的建筑材料等資源節約型產品,取得更大的生存空間和發展空間。
第四是加快品牌建設,促進營銷理念和模式的轉變。
品牌建設對于石材業來講,與建筑陶瓷業相比品牌意識較差,大多數企業?]有品牌建設和管理意識。基本上注冊企業和商標是統一的,商標的知識產權自我保護意識較差。當然,這跟石材業的過去營銷理念和模式有很大關系,傳統營銷模式以工程營銷為主,石材業既生產石質材料,又生產石制品,而不考慮社會其他消費市場功能延伸產品的開發。所以,營銷模式單一已不適合現代石材業的發展。因此,要拓展石質品市場范圍,擴大消費領域。比如說裝飾石材要完全進入消費市場,接受市場營銷理念,以人為本,以家居裝飾、工程裝飾、工藝裝飾等為主體,要樹立品牌營銷模式,借陶瓷 業品牌營銷成功之經驗,自主創新開拓市場。
第五是行業管理和企業管理現代化水平要提升。
中國石材業走過了從以分散的石材作坊為主到以擁有現代化裝備的大型石材企業與石材產業集群為主的發展歷程,形成了區別于其他產業的獨立的行業。其經濟總量位居建材業的第四位,進出口總額居建材第一位。
但由于行業管理水平低下,缺乏較為系統的行業管理,因此尚未完全納入國家工業經濟的宏觀管理中。所以,要在行業統計、行業規劃、產業政策、行業標準、技術規范以及行業科技進步等方面加強管理,要產學研相結合,發揮企業、科研設計單位、大專院校及行業的作用,提高石材行業的管理水平。提高企業管理水平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要把達到一定科學管理水平的企業的成功經驗傳播給其他企業,在打破傳統管理模式的同時,納入現代化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