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今年9月12日,是敦煌市工業發展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天。投資總額3億元的敦煌津環宇石材工業園正式開園并實現第一條生產線投產,為敦煌特色石材的開發利用和精深加工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當天,投資1.3億元的西域化工年產4000噸高分子新材料聚苯硫醚項目奠基開工,標志著敦煌市在化工新材料工業上邁出了嶄新的一步。
今年以來,敦煌市委、市政府搶抓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機遇,認真落實國辦意見,以培育支柱財源為目標,把園區建設作為重要抓手,通過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優惠政策,一批以光電、石材、釩資源加工為主的工業項目陸續建設或投產,預計年內園區項目建設總投資金額將達到6億元。到目前,園區已累計入駐各類企業41個,在建工業項目26個,解決城鄉就業人員4124人。工業園區的建設有力地拉動了工業經濟發展,今年全市共開工建設工業項目46個,完成投資8.9億元,同比增加5.6億元。到8月底,全市工業增加值完成3.24億元,同比增長30.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29億元,同比增長30%。
為加快推進工業園區建設,敦煌市編制完成了工業經濟發展規劃、工業園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和光電產業區發展規劃初稿,對方山口、七里鎮、北郊三個工業園區進行了整合,組建成立了敦煌市工業園區管委會,先后投資1億多元實施了水、電、路、通訊光纜等基礎設施建設工程12項,為各類項目入駐園區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立足地方豐富的資源優勢,敦煌市大力實施“大招商、招大商”戰略,各園區按照優化投資結構、提升項目品位的工作思路,認真研究國家產業政策和市場需求,實行中介招商、會展招商、網絡招商和以商招商等多種方式,加大“走出去、請進來”力度,到天津、北京、浙江等經濟發達地區開展招商和項目推介活動,積極參加了蘭洽會、津洽會、2010中國(酒泉)國際新能源產業博覽會等大型節會,吸引了一批工業項目落戶敦煌。
近三年來,全市共簽約工業招商引資項目54項,簽約資金6.7億元。同時,敦煌市積極鼓勵和引導優勢項目、優勢資本、優勢產業向園區集中。以光電產業為主攻方向,積極搶抓省市建設酒泉新能源基地的戰略機遇,提出了建設百萬千瓦級太陽能產業基地的遠景發展目標,加快敦煌市太陽能產業園區建設,積極實施兩個10兆瓦光伏并網發電示范項目。目前,兩個10兆瓦實現并網發電。以釩、石材等優勢資源開發為依托,近年來先后建成金地釩業、華泰釩業、鄂鑫釩業、盛川釩業、匯宏礦業、胡楊林釩業及敦煌釩業等7家釩資源開采生產企業,累計投資3.87億元,2009年共生產五氧化二釩2607噸,上繳稅金2576.8萬元。先后建成盛地石材、陽光石材、津環宇石材、鑫源石材等石材開采加工企業7家,累計投資1億元。同時,今年新開工建設的總投資800萬元的金地釩業技改、華夏水泥有限公司投資600萬元擴建的日產300噸石灰窯爐等建設項目已建成投產。以新型建材研發生產為重點,近年來,全市累計投資3000多萬元建成了9家混凝土普通磚、空心磚、多孔磚生產企業,年生產能力達到1.5億塊標磚;投資1080萬元建成了年產4000萬塊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生產企業1家;投資3900萬元建成了年產2億塊標磚的2個蒸壓灰砂磚生產線項目。投資1700多萬元建成了2家新型墻體保溫材料生產企業,使全市的新型墻材產品種類增加到了7個,年生產新型墻材能力達到3.5億塊標磚,基本形成了大小規模齊備,高低檔次互補的新型墻體材料生產格局,為全市建筑市場提供了充足的新型墻體材料。
與此同時,敦煌市堅持把保護生態環境作為工業發展的前提,從2008年開始,市區周圍20公里范圍內不再審批建設工業企業,并對限制區域內已建成的有污染的工業企業逐步予以關閉或外遷,先后關閉磚廠23家,搬遷石棉篩選加工企業64家。嚴格執行節能評估、環境影響評價、環保“三同時”制度和項目核準程序,不斷加大對金地釩業等7家重點用能企業的監控與管理,堅決防止“兩高一低”企業盲目投資和低水平擴張。大力實施重點節能改造工程,爭取實施了熱電聯供、含釩石煤余熱發電等重點節能項目,鼓勵企業使用清潔能源和資源循環利用系統,著力推進工業企業轉方式、調結構、降能耗。近年來,敦煌市累計投入資金7800多萬元,實施重點工業企業節能技術改造項目13項,全市萬元GDP能耗由2007年的1.58噸標煤降低到目前的1.25噸標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