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冬天到了天干物燥,對愛美的人來說,這是美容保養的關鍵時期。廣州文物單位也抓緊此季節對文物"美容"、"調理"。
石頭柱子要“洗澡”
廣州藝術博物院日前發出"招賢榜",邀請有經驗的公司為館內中庭的紅砂巖石柱“洗澡”。藝博院有關負責人說,中庭的紅砂巖石柱是嶺南特產石料,當年建筑大師莫伯治設計館舍時選擇這種石材便是因為這個緣故。獨具一格的色彩和質地為藝術博物院贏得了不少贊譽,但是在廣州濕熱多雨的環境下,紅砂巖耐腐蝕、抗風化能力較差的問題便凸現出來。暴露在室外的石柱多處出現了因長青苔而留下的黑色斑點,還有一些地方風化的跡象已經很明顯。"洗澡"之后,這些紅砂巖石柱除了恢復原來的"紅臉蛋"外,還將經過特殊處理,覆蓋一層肉眼看不出的材料,大大增強防風化的能力。
青磚穿上“防風衣”
陳家祠的"美容"則集中在精美的磚雕。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陳家祠)副館長李繼光表示,多年來的汽車尾氣、震動和日曬雨淋,對磚雕造成了不小的傷害。久而久之,磚雕會因背面的粘合劑和軸釘松動而脫落。管理人員不時會在墻邊發現這種殘片。館方準備在近期展開對磚雕的全面修繕復原工作。目前遇到的一個難題是無法判斷黏合磚雕的材料到底是普通的灰泥還是桐油灰,不過已經將樣本交有關部門化驗,很快將有結果。
李繼光還透露,陳家祠所有的建筑墻面上也將被涂上一層特制的涂料。這種涂料可以有效地抵抗日常的風化作用,減緩建筑物被侵蝕的速度。建筑構件也將進行全面檢查,特別是木制構件接榫處有無松動,木料是否變形,都將作為修繕重點。
黃埔軍校800萬元做“全身護理”
在黃埔軍校,工程人員正忙著給這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進行"全身護理"。"屋頂漏水,瓦面要全部掀起來,重新做防水處理;地面上的磚縫太大,和歷史不符,要重新鋪過;一些地方有漏電、短路的隱患,電路要進行全面的檢修;孫中山紀念碑正面斜坡出現了裂紋,需要補好。"紀念館副館長盧茂飛說。
此次投資800余萬元的保養維護工程的另一個重點是原來的游泳池和孫中山故居。由于珠江水位的變化,與江水連通的游泳池如今在退潮時干涸了;孫中山故居的墻面也出現了剝落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