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記者在廣東肇慶目睹了一方重達300多公斤,長112cm、寬70cm、厚23cm的巨型坑仔巖舊料端硯,收藏者稱其價值超過200萬元人民幣。
肇慶端硯為中國“文房四寶”之首,有“中國硯都”的美譽,其硯材資源自古由國家直接控制開采。宋徽宗明詔限定到肇慶任官者每人最多擁有兩方端硯;乾隆皇帝一生中留下了38首題款端硯的詩跋,更是廣東新近出爐的嶺南文化十大名片之一。
記者了解,端硯中又以老坑、坑仔巖、麻子坑為三大名坑,而坑仔巖舊料僅次于老坑的高檔硯材。據資料記載,坑仔巖自宋代開坑采石后,坑仔巖舊料石質就以嬌嫩、滋潤,石色青紫稍帶赤、顏色均勻,呈蝦肉色而備受文人墨客親睞,為歷代端硯收藏者垂涎。
該巨型坑仔巖舊料端硯由肇慶市權氏端硯工藝有限公司收藏,據公司經理李潤興介紹,該端硯具備了坑仔巖的魚腦碎凍、蕉葉白、浮絨、火捺、胭脂暈、玫瑰紫、石眼、天然石皮等名貴石品花紋,整塊石料為石肉。
李潤興為“硯都”白石村人,中華傳統工藝美術大師,12拜師學藝了,18歲游走國內各地學習制硯技法,并有多部硯雕作品榮獲國家、省(市)博覽獲獎。曾耗用兩年半時間,雕成“中國第一硯龜”為國內最大的硯龜聞名業界。
業內人士現場表示,在國家控制開采端硯石材后,巨型坑仔巖舊料端硯實為罕見,仍有升值空間,而以巨形花梨木底座配巨硯更顯天地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