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如今的小康鎮,以前卻是十堰市有名的貧困鎮。這里到處都是雞窩地,缺土、缺糧、缺水、缺錢,唯一不缺的是石頭。
隆冬時節,鄖縣譚山鎮國際石藝城。切割、搬運、黏合……上百名工人操作10余套大型機械設備全速運轉,通往鎮外的公路上,不時能見到滿載大理石板材的卡車奔馳而過。
劉文寶是石藝城內文保石材廠的股東之一,也是柳泉村黨支部書記。他說,柳泉村年人均收入在4000元以上,村里僅私家轎車就有24輛,40%以上的農戶在鄖縣和十堰買了新房。
上世紀90年代,在東岳、柳泉、新合三村陸續發現米黃玉礦后,當地政府開始有意識培育石材產業。經國土資源部門勘測,該鎮可供開發的大理石達8種之多,資源儲量在400萬立方米以上。2006年初,譚山國際石藝城被列入十一五期間全縣三大工業園區之一。經過多年發展,現在的譚山鎮年加工大理石荒料1.5萬立方米、毛板50萬平方米,年產再生板材30萬平方米、工藝雕件30萬件(套),產品遠銷廣東、四川、福建等知名石材石藝市場,實現年銷售收入2.5億元,創利稅2600余萬元,帶動了3000余人創業與就業。
鎮黨委書記、鎮長黨永生說,鎮內現有的292家大理石加工企業(戶)將集中遷入石藝城,走規模化精深加工之路。
一業興,百業興。石材產業帶動了當地二、三產業的繁榮,譚山鎮現有私家轎車184輛,個體工商戶達300余家,特色小吃店20余家。裝機4100千瓦的西山電站已建成投產發電,客運站即將投入使用。
一個富有魅力的邊貿重鎮和石材名鎮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