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超微化石:利用顯微鏡即能進行研究的化石
根據化石的尺寸可將化石分為大化石、微體化石和超微化石。一般情況下人們將那些不需要利用顯微鏡即能進行研究的化石稱為大化石,這也是人們知道得最多的一類。微體化石則是指那些需要顯微鏡才能進行觀察和研究的化石,這類化石一般人知道得并不多,如有孔蟲、放射蟲、介形蟲、硅藻,當然也包括一些史前生物身體構造中某一微小的部分,如牙形石、細小魚鱗等,還有植物的孢子、花粉也屬于這一類。需要說明的是,在有些學者那里可能把另一些學者看成是大化石的也當做是微體化石,這個并沒有嚴格的原則上的限制,如苔蘚蟲、層孔蟲、軟舌螺等。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和設備的日益先進,現代生產要求人們去觀察更加微小的生物體化石,這在地質調查和勘探中的應用是非常突出的,因此人們將那些只能通過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和研究的極微小化石稱為超微化石,這類化石的尺寸通常在30到10微米以下,如顆石、盤星石、微錐等。對于上述化石我們將在后面的部分再加以較詳細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