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博古章 四方章 瓦章 橢圓章
套章
薄意
薄意作品:即極淺薄的浮雕,是壽山石印章獨特的表現技法之一,因雕刻層薄且實有畫意而得名。刀功精微繁雜,難度要求大,備受金石書畫家所欣賞推崇。
印章是一種雕刻和書法融合的藝術,是和中國書法、繪畫密不可分的藝術樣式。盡管如今壽山石雕早已有了手把件、山子擺件、掛件等多項分類,從業者們也早已不局限于印章來創作各式各樣的石雕作品“印章”依然作為壽山石雕的標志性符號存在著。在古玩鑒賞領域古玩市場中占有較為重要的地位
印章名稱很多,不下十幾種,主要有:璽、寶、圖章、圖書、圖記、鈐記、鈐印、記、戳記等等。古時候,印章通稱為璽。到秦統一中國后,只有天子之印稱為璽,其余的都稱印。到了漢代,諸侯王稱璽,將軍稱章,其余稱為印。后來到了清代,皇帝之印稱為璽,變叫寶,親王以上的印叫寶,郡王以下的官員的叫印,私人的叫圖章等等。
專家介紹,印章的形狀有方、圓、長方、橢圓等,但以四方章居多。印章材質從古到今不斷拓展,先秦以及秦漢時期多用銅和玉,也有用金銀。到唐代以后,印章材料增加了象牙、犀角、陶、瓷等。元末及明代以后,多用石材,石材中又以壽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刻印最佳。從清末至現代,水晶、瑪瑙、竹根、本質、塑料、有機玻璃等也相繼忝列印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