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石阡石疙瘩,如今都是寶。石阡石材業長期處在原始的開發階段。一些毛石開采場只是傳統的零星開采方式,規模不大,附加值低,經濟效益也不明顯。如今石阡石材名聲在外,昔日的小打小鬧搖身一變成了驚天動地。
今年3月,石阡人迎來大喜:石阡紅、石阡云石、石阡桃紅、石阡貝殼石四種石材,經國家石材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綜合判定為A類裝飾材料。
石阡縣委書記趙貢橋說起石材這寶貝疙瘩就來勁,“要不了多久,石阡縣石材產業的投資規模將超2億元,年加工總量60萬平方米,每年可實現稅收1200萬元。石材開發將成為石阡的又一支柱工業。隨著交通條件的改善,大型石材產投產后,過不了多久,全縣石材將走向全國,甚至更遠。”石阡有桃花紅大理石、馬蹄花石(貝殼石)、紅蜘蛛(石阡紅)大理石、燕子石、龜裂紋石等10多種,且產量豐富。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縣里制定了石阡石材產業發展戰略及總體規劃,加大了石材開發項目編制、包裝、申報、招商引資力度。根據規劃,石阡將建立以龍塘、白沙等鄉鎮為重點的石材開發加工基地,實行企業帶動。通過區域性建材產業基地建設,培育新的產業增長點,使石材開發逐步成為支柱產業。于是,大理石成了主攻對象。縣里提出把裝飾用石材產業作為一項新興產業來打造,并使之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目前石阡大力開展招商引資政策,成果顯著。來自中國石材之鄉的福建客商姜建華,投資3000萬元,建了1家年產40萬立方米的優質板材加工廠,還要追加投資5000萬元。浙江一家客商也看好這里的資源和政策優勢,決定在園區內投資1億元,建設占地100畝的石材加工廠。福建廈森投資公司簽下了總投資2億元的開發合同。貴州省黔源礦業開發有限公司簽約在該縣投資3500萬元建成年產40萬平方米的大型石材廠,建成投產后將帶動該縣上千人的就業。泉都石材加工廠項目設計年加工40萬平方米大理石,年產值4000萬元,稅收150萬元。
當全世界石材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石阡,石阡石材已不是單單用“石材”可以來定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