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海關統計顯示,10月份當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1975.4億美元,同比下降10.7%;其中出口值1107.6億美元,同比下降13.8%;進口867.8億美元,同比下降6.4%;月度出口值連續第4個月超千億美元。
海關總署11日發布今年前10個月我國進出口情況。據海關統計,1至10月,我國對外貿易累計進出口總值17554.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19.9%。其中出口9573.6億美元,下降20.5%;進口7981.3億美元,下降19%。累計實現貿易順差1592.3億美元,減少27.2%。10月份當月中國外貿出口值1,107.6億美元,同比下降13.8%;進口867.8億美元,同比下降6.4%。
月度出口連續第4個月超千億美元
海關統計顯示,10月份當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1975.4億美元,同比下降10.7%;其中出口值1107.6億美元,同比下降13.8%;進口867.8億美元,同比下降6.4%;月度出口值連續第4個月超千億美元。
在我與主要貿易伙伴的雙邊貿易中,今年1至10月,歐盟繼續為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中歐雙邊貿易總值2924.2億美元,下降18.7%。同期,美國為我國第二大貿易伙伴,中美雙邊貿易總值為2393.6億美元,同比下降14.9%。日本為第三大貿易伙伴,1至10月中日雙邊貿易總值為1823.4億美元,同比下降19.3%。另外,巴西以微弱的優勢超過印度成為我國第九大貿易伙伴。今年1至10月,我國與巴西雙邊貿易總值347.6億美元,同比下降18.6%。
在出口商品中,我國主要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同比降幅均小于同期總體出口降幅20.5%的水平。據海關統計,今年1至10月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879億美元,下降10.9%;紡織紗線及織物出口483.9億美元,下降12.9%;鞋類出口230.5億美元,下降6%;塑料制品出口114.8億美元,下降8.4%;箱包出口102億美元,下降10.2%;玩具出口65.2億美元,下降11.3%。同期,我國機電產品出口5646.4億美元,下降18.6%,占同期我國出口總值的59%。其中電器及電子產品出口2367.2億美元,下降18.1%;機械設備出口1874.4億美元,下降17%。
在進口商品中,主要大宗商品進口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海關統計顯示,今年1至10月,我國進口初級產品2272.1億美元,下降29.4%。其中鐵礦砂進口5.1億噸,增長36.8%,進口均價為每噸78.4美元,下跌45%;原油進口1.7億噸,增長9.4%,進口均價為每噸412.8美元,下跌46.5%;大豆進口3488萬噸,增長13.2%,進口均價為每噸438.1美元,下跌27.9%。同期,進口工業制品5709.2億美元,同比下降14%。其中機電產品進口3890億美元,下降15.8%;化學成品及有關產品進口903.8億美元,下降13.7%;汽車進口30.5萬輛,下降10.6%;鋼材進口1486萬噸,增長10.3%。
PMI連續5個月超過50% 形勢逐步扭轉
出口的環比回升已經持續了數月,同時PMI數據也預示了未來出口形勢仍將保持這種趨勢。
9月PMI新出口訂單指數53.3%,連續5個月超過50%并保持上升。9月經季調后的新出口訂單趨勢53.8%,自09年1月以來持續上升。9月出口季調環比趨勢折年率13.6%,自08年12月探底后一直保持上升。
興業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董先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時表示,目前主要經濟體都在復蘇中,歐美的消費在逐漸回升:歐盟的批發零售交易指數同比在09年5月探底-12.2%,7月為-11.6%;美國的零售同比9月為-5.1%,已連續5個月上升,個人消費支出同比8月為-0.3%,連續3個月上升。海外經濟體的復蘇增加了中國的外需。
浦發銀行李治平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10月PMI指數出口依然保持增長,考慮到西方傳統節日臨近,出口額應保持增長,以2000年以來的平均環比以及略低于2006年的環比水平推測,10月出口額大約1110億美元,同比-13.6%,降幅繼續收窄。4季度的出口形勢將進一步回升,主要受西方國家經濟復蘇、傳統節日等因素拉動。但由于國外的內需相對下降、中國勞動力成本相對東南亞其他國家優勢逐漸下降,新經濟周期中的出口增長水平將較上周期有所下降。
而至于進口,宏源證券宏觀分析師陳夢根表示,中國經濟復蘇,全球經濟復蘇,加上圣誕元旦假期效應,外需回暖,進出口延續好轉勢頭。
興業證券董先安也表示,中國消費投資的強勁復蘇同樣帶動了對國外產品的需求,中國進口強勁回升。交通銀行的仇高擎則認為,受國內經濟強勁反彈的拉動,我國進口將在年底走出負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