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中泰石材集控區:全封閉、大循環、再利用
南安石材經過多年的發展,正處在了轉型期,一些設備落后,產能低下的石材加工企業,已經難以跟上腳本。在全市1500多家石材企業中,大多散小,規模以上僅252。因此南安在全市建成11個加工集中區、2個加工集中過渡區,集結了1400多家企業退城入園。
2007年,泉州中泰投資有限公司與南安市、石井鎮合作,主導開發近4000畝的集控區,吸引石材企業兼并重組、集中入駐。目前,集控區一期開發了約2200畝,共引入45家企業,其中28家已投產。作為省級循環經濟試點園區,中泰集控區鎖定全封閉、大循環、再利用的運營模式,實現廢棄物零排放和資源通吃。
中泰投資在集控區成立中泰石材有限公司,投資1200萬元以上引進先進設備,工藝水平大大提升。“2米寬的拉鋸,最多可將石材荒料切割成130片板材,2.5米寬的甚至可以切成180片,最薄不超過1厘米。而且都是一次鋸成,產生的石粉量少了很多。
在中泰石材,每臺拉鋸上方都有噴水管,水從此噴向荒料,廢水經拉鋸底部溝槽統一流向塔式固液分離裝置。經過兩次沉淀,濾出的清水通過管道流回拉鋸上方,循環使用。沉淀下的石粉,被壓成粉餅,運往晉江,供應給瓷磚企業作添加料。
對石粉碎石的收集處理、綜合利用,南安出臺了專門方案,要求統一清運、集中處置、大規模循環使用。鄉鎮要組建石粉碎石清運公司,統一收集石粉,并將可用石粉、碎石免費提供給循環利用企業。在集控區,清運由中泰承擔。
中泰還專門為集控區配套了石粉綜合利用公司,建成后年可循環使用石粉超過30萬噸,按照集控區滿額入駐50多家企業計,可將區內產生的所有石粉都利用起來。目前,一期兩條石粉制磚生產線、一條陶粒生產線正在安裝調試,不日將投產。到時,集控區的石粉就不必外運了。
目前,南安市規定,集控區內的新上石材項目,總投資需在4000萬元以上,擴建、改建石板材生產、工藝石材及石材循環經濟項目,總投資需在3000萬元以上。新上項目投資強度須達到每畝100萬元,投產后每畝年產值至少100萬元。 高門檻讓粗放式的加工無立足之地。取而代之的,是現代化的生產工藝。中泰集控區正與中國石材協會商洽共建研發平臺,功能定位于高端產品開發、生產標準制定、產品質量檢測等。產業集聚,還導出配套服務的共享。中泰投資已成立物流公司,為集控區內企業提供存儲、現貨和期貨交易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