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社區“家庭奇石館”,展出300多塊奇石價值過千萬元,其中3塊被譽為無價之寶,保險公司都不敢保險。昨日,一批居民免費參觀了李發軍的“家庭奇石館”。
居民參觀開眼界
1月15日,李發軍開了“家庭奇石館”,居民可免費參觀的消息在大公橋社區傳開后,短短幾天就有100多位居民前往參觀。
昨日上午,大公橋街57號李發軍家里格外熱鬧,前來參觀的居民絡繹不絕。10多位參觀的居民在“中”、“華”、“奇”、“石”4塊石頭前議論不已,李發軍也在一旁當起了義務講解員。據了解,李發軍展出300多塊三峽奇石,是他收藏了40多年的精品,一律不出售,居民可免費參觀。
保險公司拒保險
筆者看到,李發軍家10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奇石按人物、動物、景物等分類擺滿了整個屋子,惟妙惟肖的肖像,山川秀麗的風景……一幅幅形象逼真的石頭圖案,仿佛把人們帶回到了妙趣橫生的自然界。
李發軍說,每一塊石頭都是寶貝和奇遇的故事。說起來,采集這“中”、“華”、“奇”、“石”4塊奇石足足經歷了20多年,從長陽、五峰的險灘、大山中淘得。這塊“華”字石頭,是上世紀80年代末一個冬天,頂著凜冽寒風在長陽境內的河灘里淘石頭,當時腳下一滑掉進水里,無意中發現這塊色質大紅,筆鋒粗壯,氣勢威武雄渾的繁體“華”字。
李發軍介紹,家里展出的“中華奇石”、“石王肖像”、“三峽大壩舊址”多次在全國奇石展上獲金獎,有人曾給這3件寶貝各出價100萬元,“我只收藏不賣,在我心里它們是無價之寶。”李發軍說,他曾給那3塊石頭投保,但保險公司不敢為其做保險。李發軍說,家里展出的奇石中,有100多塊在各類展覽中獲過大獎,不包括3件無價之寶,總價值已過1000萬元。
希望奇石變名片
59歲的李發軍是地道宜昌人。七八歲時,母親看到有幾個外國人在長江邊上撿起石頭用放大鏡仔細看。于是,他也跑到江邊去撿石頭,發現石頭上不僅有花紋,還有像人、像牛等模樣的圖案,就覺得這些石頭是天老爺為世人拍下的相片。14歲起,他便把那些漂亮的石頭往家里揀,院壩里堆滿了就堆在屋里。
時光荏苒,李發軍采集的三峽奇石越來越多,就漸漸有了名氣。至今已采集數萬件奇石200多噸重,其中精品奇石300多件,在重慶萬州、貴州遵義開了兩家三峽奇石館,吸引了國內外眾多游客的目光,每年僅收門票的收入就達100多萬元。他本人也因收藏三峽奇石而出名,先后獲“共和國優秀專家”、“聯合國世界文化藝術交流協會副會長”等榮譽,愛新覺羅·松石先生更為其題字“石緣行者”。
“我最大的心愿是將三峽奇石打造成宜昌的文化名片。”李發軍說,宜昌產三峽奇石,可身邊真正了解它的不多,開“家庭奇石館”的目的是希望更多人了解、認識三峽奇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