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河北阜平縣栗樹漕村組團考察青島石材展學習石材經驗
河北省阜平縣花崗巖礦產資源儲量豐富,品質優良,有中國一、二、三號黑,大、中、小三花,黑白點,雪花呢,萬年青,森林綠,芝麻白,阜平紅等10個系列20余個品種,花色多樣,顏色華麗,石質堅硬細膩。僅栗樹漕村全村現有花崗巖開采點4個,石材加工小企業13家,主要加工設備(大鋸)24臺,吸收村民就業150余人。
但長期的無序發展,石材資源浪費嚴重,大塊兒廢石亂堆亂放在山坡上,大量廢渣亂倒在公路、河道旁,山體植被遭嚴重破壞,露天加工作業,粉塵飛揚,鋸渣、鋸泥隨處可見,大鋸晝夜發出的噪音嚴重影響了附近村民的生活。在付出如此巨大的資源環境代價后,石材產業仍停留在十幾年前的低端水平,企業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差,只能生產初加工(毛板),產品產量小、附加值低,沒有自己的品牌和銷售渠道,依賴外地企業轉銷,惡性競爭、相互壓價現象嚴重,不少企業已陷入半停產狀態。
日前,在省國防科工局駐村工作組帶領下,栗樹漕村從事石材開采、加工、銷售的20余名企業負責人,參加第七屆中國(青島)國際石材工業及機械設備展覽會,考察五蓮縣石材工業園,探尋如何走出當前石材產業發展困局,求得涅槃重生的轉型升級之路。以栗樹漕村石材產業發展為突破口,深入謀劃推進全縣石材產業轉型升級、持續發展的思路和舉措,本次考察即是具體措施之一。
在展會上,包括石材、板材、人造石、墓碑、藝術石五大類上百種石材產品讓栗樹漕村的小老板們眼花繚亂,而開山鋸、繩鋸、高效多片鋸、紅外線切割機、數控雕刻機、激光影調機等先進的石材開采加工設備更是讓大家大開眼界、感嘆不已。“咱們小作坊式的加工太落后了,成本高、質量低不說,還毀了村里的環境,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呀”;“咱們也干了十幾年石材了,沒想到石頭還能做這么多產品,咱的設備太原始了,新設備也沒想的那么貴啊,回去要從零開始、大干一場”;“人家都在用開山鋸,咱們還在用炸藥炸,既不安全,成材率又低”;“得趕緊升級換代了,再這樣下去只有死路一條”;“回去就買新設備,把路邊、河灘地廢石都撿回來,深加工,肯定不愁賣”。大家邊看邊議論,不時和參展商深入交流,了解石材產品的價格、銷量和機械設備的使用維護方法,并互留聯系方式。
當看到十幾家來自河北曲陽、靈壽、衡水的企業參展,而一家阜平的企業也沒有時,大家受到了極大的觸動。“咱們的石材荒料可比他們的好,咋發展的就不如人家啊,除了設備工藝落后的原因,我看最重要的就是思想觀念太封閉、太保守,沒有市場意識,只是關著門小打小鬧,不懂得利用展會這個平臺宣傳推介,聯系業務,擴大商機。明年的展會上一定要有我們阜平的展位,阜平石材的聲音”。顧振亮副縣長堅定地說。
展會期間,陳樹志副局長等領導和中國石材協會、山東石材協會的領導進行了深入的座談交流,介紹了阜平石材產業的優勢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熱情邀請兩級石材協會領導到阜平考察。鄒傳勝會長表示一定發揮自身優勢,和阜平縣政府開展戰略合作,幫助老區發展石材產業,通過產業扶貧幫助老區人民早日過上幸福生活。
19日一早,考察團驅車300余公里,來到位于日照市考察五蓮石材產業園。 隨同考察的顧振亮副縣長表示:“我們要認真學習五蓮縣政府發展石材產業的先進經驗,積極履行政府在產業發展中的引導、扶持和監管職責,加強頂層設計,早日出臺石材產業發展規劃,充分發揮資源優勢、交通優勢和保定“工業西進”帶來的政策優勢,盡快建設現代石材產業園區,逐步淘汰落后的加工設備工藝,著力培育龍頭骨干企業,重點發展石材精深加工,提高全縣石材產業企業整體素質,充分發揮石材產業對全縣經濟發展的支撐帶動作用,促進阜平縣石材產業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
陳樹志副局長深有感觸地說。“青島石材展會和五蓮縣的發展經驗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示,值得我們深入得思考。阜平的石材產業必須走轉型升級的發展之路。我們正在加緊和省市縣工信部門的溝通,積極爭取產業扶持政策和技改資金,為建設栗樹漕石材產業示范園做準備,以點上的突破帶動全縣石材產業的躍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