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南安石材積極探索附加值,未來人才競爭將加劇
南安除了水暖名聲顯赫,水頭石材也是聲名在外。近幾年,隨著不少領軍企業積極升級,創新營銷。創意石材、高端石材、循環利用,以及裝飾一體化等成為了重頭戲。
在英良5號倉庫體驗館,天然大理石系列、半寶石系列、化石系列、水晶系列……來自世界各地的230多種稀有品種,成為設計師、裝飾公司青睞的選材寶庫。英良石材公司董事長劉良介紹,公司開發出的一種大理石呈現木材紋理,產品高端化,企業嘗到從大眾荒石料貿易向經營稀有品種轉型的甜頭。
凌云石業是帶領水頭板材加工企業向玉石加工轉型的帶頭大哥,凌云石業從工程石材加工、玉石原料貿易起家,后專攻玉石工藝品,展示玉石文化,提升石材高端應用。
企業負責人表示,荒石料尤其是玉石資源越來越緊缺,加工成工藝品,附加值大大提升。以一款取自喜馬拉雅山山脈南部的玉石為例,在經過14道工序后,加工成的家居工藝品賣價可達數十萬元,很受高端業主歡迎。
近期,在全國各地舉辦的人才招聘會上,繪畫美工、裝飾藝術、色彩規劃等藝術設計類的高校畢業生被南安企業競相追逐,一些懂技術、懂管理、懂市場的優秀設計人才更是被南安企業重金聘為“座上賓”。
與上兩家不同,溪石集團選擇提升附加值的辦法是裝飾一體化。
溪石集團董事長王伯瑤目前是石材協會會長,在石材行業摸爬滾打十幾年。他認為,從土地資源和投入產出比來看,南安石材產業要做的就是盡快實現轉型,提升產品附加值。這個轉型,除了在運營模式和產品創新上下功夫,也要對現有無序的營銷方式進行整合。
王伯瑤表示,高端石材、創意石材確實提升了石材附加值,但回歸到本質上,石材是建筑材料,提升在這一領域的附加值,才是更多企業要思考的問題。
他認為,現在國內石材最大的市場是在工程這塊,而做工程最大的難度在協調,石材企業不懂裝修和市場,裝飾公司又不懂石材,在工程上石材企業往往受限于裝飾公司,時間、質量和價格都無法得到保證。“根據我們的計算,一個工程下來,與裝飾公司產生的各種配合費用大概占工程總體費用的5%—10%。如果石材企業能將石材和裝修結合起來自己做,利潤一下就能增加三五倍”。
溪石集團數年前看中裝飾一體化的市場空間,2004年并購了一家具備“裝修裝飾工程專業承包二級資質”的裝修企業,經過多年積累資質,目前已成為國內為數不多的具有一級資質的企業之一。
“當初并購是為了多個增長點,沒想到會成為現在公司主要的業務部門。”王楚尚說。
“石材企業做裝飾一體化有天然優勢,非裝潢公司可比。”王楚尚認為,“首先,我們懂石材,采購上的利潤可以把控;其次,我們直接面對客戶,設計方案、石材使用上便于把握,還可省去溝通協調不暢導致的誤工等麻煩。”
但王楚尚也坦言,人才稀缺已經影響溪石集團的擴張步伐。“現在裝飾一體化急需人才,只能從一線工人直接選拔到工地去,這是無奈之舉。”王楚尚說。
王伯瑤說,不管采用何種轉型之路,最終的競爭必然都走向人才的競爭。“以前大板批發時代,有礦為王,現在有礦還不夠,還要知道怎么用才行。”
事實上,早在2010年,南安市政府便與中國石材協會以及南安的石材行業龍頭企業發起投資建設“福建石材工程學院”,培養石材行業實用型高級技術人員,同時為石材企業員工提供短期培訓。
“目前國內只有河南省建筑工程學院有石材專業,每年培養三五百名學生,實在是供不應求。”王楚尚說,8月份,又有來自河南省建筑工程學院的學生前來實習,但最終多少人會留下是未知數,水頭這么多企業,大家都需要人,不可能專供我們一家。
因此,石材行業人才的培養也是當前產業發展規劃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