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yè)門戶網站
核心提示:原毛紡街旁,本有30余戶石材經營戶。去年6月,這些石材經營戶配合鐵路建設,拆除了經營多年的門面,租用對面的一些小門面臨時“安身”過渡。誰知這一等就是半年多。因為經營的場地太小,又不成規(guī)模,經營戶們的生意一落千丈。為了有一個“家”,石材經營戶們正在四處奔走。
石材就堆在路邊。
租用小門面“棲身”
葉洪淵從1992年開始經營石材,至今已近20年。從2001年起,葉洪淵一直在華東市場旁邊的毛紡街經營石材生意。與葉洪淵一樣,在毛紡街經營石材的經營戶還有近30家。去年6月,為了配合城際鐵路的修建,他們這些石材經營戶主動服從有關部門,拆除了經營多年的門面,租用對面的一些小門面臨時“安身”,等候華東市場有限公司計劃在開拓的其他市場另行安排。
葉洪淵告訴筆者,這些門面一部分屬于慧龍公司,一部分屬于華東市場。門面未拆除之前,他們的生意特別好,有一大批客戶群,包括湖北黃梅、安徽宿松以及周邊的一些縣市。原先的經營地被拆除后,他們只好在附近租用一些破舊的小門面臨時“棲身”,生意受到影響。
另一位石材經營戶林興權稱,作為生意人,經歷了半年多的等待,他們都渴望有一個安身的地方,哪怕是近段時間生意會差一些,他們都非常知足。
希望建立專門石材市場
石材經營戶余養(yǎng)焚告訴筆者,他和葉洪淵、林興權一樣,在毛紡街經營石材生意多年。余養(yǎng)焚說,目前,九江城區(qū)共有石材經營戶近60家,主要散布在天馬、閩潯、華東等幾個市場內,都是“擠”著做生意,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石材市場。
筆者獲悉,市區(qū)內從事石材經營的商戶,80%以上來自外省,只有不到20%是本地人。這些外省籍石材經營戶,來九江時間長的有30多年,短的也有10多年。
同在毛紡街經營石材生意的唐仁和告訴筆者,隨著石材市場在九江的壯大,目前已經成立了石材協(xié)會,涉及石材方面的問題,他們都是找協(xié)會來解決,但沒有具體的主管部門。唐仁和說,他們這些石材經營戶都渴望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借城市拓展的機會,在九江建設一家專門的石材市場,這樣,既可解決附近部分村民的就業(yè)壓力,又能為國家創(chuàng)收,可謂一舉幾得。
筆者在毛紡街看到,一些石材經營戶因為門面被拆后,有的臨時租借對面的一些小門面“棲身”,大批石材就堆放在街邊,原本干凈的街道,到處是一片泥濘,很少看到客人前來光顧。葉洪淵告訴筆者,他們這些石材經營戶目前最需要的是一個安身的“家”。原先的門面拆除前,他們指望華東市場到時會安置他們。按現(xiàn)在這種態(tài)勢,等候該市場安置的想法難以實現(xiàn)。
華東市場有限公司市場部一工作人員告訴筆者,真正因為城際鐵路修建而拆除門面的只有9戶石材經營戶,其他20余戶不屬于拆除范圍,但確實也急需要另行安置一個地方。可安置這些商戶,不屬于他們市場的事。即便城際鐵路建成后,那些已經拆除的門面,公司也準備重新改造,但不一定就是安置這些石材經營戶。
余養(yǎng)焚告訴筆者,石材市場是一個城市發(fā)展不可缺少的專業(yè)市場。石材市場與其他市場混在一起,涉及部分環(huán)保問題。如果將所有的石材經營戶集中在一起,既提升了城市形象,又將大家聚在一起抱團發(fā)展,可以共同開拓國內外石材產品大市場,促進九江石材市場的大流通